張 杰
(山東省新泰市樓德鎮初級中學,山東 新泰 271212)
初中語文增加了很多自然景色方面的文章,對學生寫作和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語文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感受力,巧妙使用生活中的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初中語文閱讀除了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之外,還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老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大量閱讀,同時,在課堂上老師除了講課文之外,還應該給學生講一些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質量,提高語文寫作水平。另外,閱讀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學生長久堅持,還需要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伴隨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技術的到來,網絡上有許多可供學生閱讀的材料,老師可以定期向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籍,讓學生在網上搜集和下載。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去圖書館,將學校的紙質圖書利用起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有的書籍內容深刻,學生讀起來感覺晦澀難懂,容易半途而廢,所以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同時,老師應及時對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個人能力。比如,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為例,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問學生有沒有去過蘇州,對蘇州園林的了解有多少,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回答,老師對課文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補充,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通過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1]。
大自然是學生另一個課堂。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學士的寫作靈感都是從大自然中獲取的,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走出去,從自然中汲取靈感。現在初中課文中也有很多關乎景色和天氣方面的課文,寫好這類文章不僅需要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還需要學生具有親身體驗的經歷,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更加真實、更有特色。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根據文章內容設計相關的情景模式,或者開展大量的課外實踐課,將學生從課堂帶到課外,讓他們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用耳朵去聆聽,用鼻子去辨別,用皮膚去體驗。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如,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看云識天氣》一文為例,老師可以安排好時間,將所有學生帶到課外,讓他們自己去觀察天氣變化,或者建議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并鼓勵學生進行討論,根據云朵的顏色、形狀、大小和多少判斷天氣的變化。另外,俗話說生活處處有語文,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上學或者放學的路上,觀察云朵的變化,以及所產生的影響。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很容易聯想到觀察到的情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可以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使用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活動的參與度,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和寫作技巧,使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2]。
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思維更為成熟,考慮問題也更為全面。同時,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學習和運用的能力也更強,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伴隨新課改的進行,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和運用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底和閱讀能力。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普遍較低,有的學生聽到作文題目,臉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所以語文教學中寫作和閱讀成為學生的短板。但是學生不會寫作大多數原因是學生平時積累的素材較少,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相應的話可說,導致寫出來的東西呈現流水帳形式,文章也沒有中心思想。但是文章寫作素材的提取一方面需要學生平時進行大量的閱讀,另一方面需要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從平時的小事中發現大道理,借助相應的表達技巧和方法,可以寫出一篇比較出色的文章。比如,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我的母親》一文為例,學生在學習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對各自的母親進行回憶,并讓學生講述一些母親關心自己的情景,讓學生踴躍發言。通過學生的發言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感受母親表達愛的方式,借助多媒體技術,將課文中的母親形象展示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文章的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3]。
綜上所述,語文素養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加強學生的素材積累,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還需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對生活中的素材靈活應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楊明.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隨筆訓練的生活化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5(6):95-95.
[2]郭海幫.尋找文字中的生活元素——淺談農村初中語文的生活化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5(3):149-149.
[3]孫振坤.“捕捉”生活,巧注活力——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寫作教學[J].寫作(下旬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