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磊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4000)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黨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當前我國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著諸多層面的問題,例如,黨員思政教育體系不夠健全,重視思政教育的表面工作,重視理論、輕視實踐,思政教育的隊伍建設不完善,重視宏觀、輕視微觀,重視黨員思政教育輕視普通黨員的教育工作等等。在新媒體環境背景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黨員教育工作的開展,亟需遵從思政教育體系原則,構建適應新媒體環境的黨員教育體系。
首先,在思政體系中引入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劃。通過開展職工動員大會、隊務會、學習會等形式普及黨的最新方針、政策,加強改進黨員教育工作,讓黨員教育工作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連。注重實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加強黨員教育工作,例如在樓層牌、辦公桌、手提袋上標記廉政的符號,或通過發放手機報讓廣大黨員了解廉政建設的重要性,進而提高黨員的抗腐敗能力。
其次,通過開展文體活動推進民主建設工作。開展新春文體活動、植樹活動以及詩歌朗誦等活動,來慰問老黨員、貧困黨員以及生病退休職工,給予他們充分的人文關懷,堅定黨員的道德精神。此外,定期開展黨員評價活動,通過考核機制鼓勵黨員學習最新的黨的方針、政策以及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單位黨員的整體形象。
最后,堅持民主集中制。加強黨員的領導班子建設,以領導班子為核心,組建一批有強大凝聚力的優秀集體。通過周例會、月例會等活動或開展連心橋、回頭看等活動,對重大事件進行及時的傳達,也有利于加強黨員之間的思想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感。
在新媒體環境下,黨員教育工作的開展與新媒體環境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那么,新媒體環境對黨員工作的開展有著怎樣的關系?
筆者認為黨員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鍵在于我們能否駕馭多媒體技術,以及能否把多媒體環境貫穿于黨員教育的全過程。此外,要充分借助網絡、雜志、電視、手機等新媒體載體,讓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高效的傳達。
新媒體環境下,黨員思政教育要為黨員提供一種精神力量,幫助廣大黨員實現理想。同時,黨員的培養要以實現企業目標為前提,通過制定綜合性的管理體系確定基本的標準和規格,與此同時,也可以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黨員人才。
在黨員教育過程中,也要體現“以人為本”,充分關懷黨員的心理感受。例如,可以采用黨員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和途徑,并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讓黨員在愉悅、輕松的環境中接受黨員教育,避免采用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方法,避免引起黨員的抵觸情緒,而要寓教于樂,能夠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時,在教育內容方面要注意把實際問題與黨員的思想問題相結合,讓黨員教育為黨員的工作實際服務。
要把整個黨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系統,從全局出發,在黨員干部思政教育與黨員思政教育之間做好銜接,把各個方面的思政教育工作做好。
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性地位,充分發揮黨員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型,尊重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對黨員的三自教育,即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讓黨員成為教育活動的主角。同時,要結合黨員的實際需求,制定滿足黨員需求的思政教育內容,幫助廣大黨員解決生活中或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在設置黨員思政教育內容時,要盡量使得思政教育內容體現廣大黨員的心理需求,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學習思政教育內容的積極性。同時,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來激發黨員的學習熱情,通過創新思政教育引入參與式、對話式、體驗式和啟發式的教育模式,構建黨員樂于接受的思政教育學習模式。
在新媒體環境這一背景下,可以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事業單位、基層以及行政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以更好的加強黨員之間的內部思想交流,普及思政教育內容。
隨著網絡用具走進千家萬戶,可以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充分地融入思政教育內容,而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讓黨員們隨時隨地的可以接觸到思政教育內容,進而不斷加深對思政教育內容的理解。
要想提高黨員的思政覺悟,需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在黨員的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借助新媒體技術加深黨員對思政內容的理解,進而牢牢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并加強監督自己的行為,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感染身邊的非黨員群眾。
[1]巨維博,姚健,吳楠.新媒體環境下的黨員教育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4):246-247.
[2]杜艷美.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廉潔教育中基層黨組織的話語權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2-13.
[3]柏璐.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黨性教育路徑分析[J].中國報業,2017(1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