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敏
(中共長治縣委黨校,山西 長治 047100)
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轉變,社會治理工作中以黨建創新為基本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發展途徑,要想社會進行合理的治理,必須加強對黨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建設與發展的腳步,需要進行現代化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與變革,在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中,進行管理的主體是政府,但是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將公共管理的主體進行擴大,不再只是政府進行管理,同時可以引進一些非營利性的民間組織、各種形式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共組織等相關的主體進行管理。在進行社會治理創新的時間探索中,應該利用黨建創新工作進行黨建工作做法和經驗的創新與發展。
在目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黨建工作的創新和社會治理工作之間需要進行有效的結合,合理利用相關的資源,實現黨組織建設工作和社會服務體系之間的有效結合,不斷創新利用黨建創新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模式,社會治理的創新模式發展轉變,已經導致社會在進行治理上得到明顯的創新與發展。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黨建工作中對于黨組織的職能進行重新的定位,只有明確黨組織的工作職能,才能保障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另外在目前的黨組織建設工作中沒有建立長效機制,導致進行社會治理工作的發展模式不固定,這樣不能保障社會治理工作呈現健康發展的狀態。最后在目前的黨建工作中,很多的黨組織工作沒有實現集中的工作管理,很多的黨組織不清楚自己的職權所在,導致各個黨組織之間出現失衡的狀態,所以基于這些方面的情況,就需要加強實現黨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治理創新發展。
科學的黨建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觀念是以黨建創新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基礎,進行社會治理的實踐創新發展必須要依靠科學的理念保障實現,其次科學理念的形成又需要實踐創新來進行保障實現,這幾者之間都息息相關。在進行黨組織建設工作中,進行社會的治理工作需要堅持黨的核心領導地位,同時進行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也需要堅持黨的核心領導地位,但是在新的形勢下,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的內涵也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發展,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在這個基礎上,主要需要進行轉變的理念有三個。
首先是將原先的直接領導向維護權利方向轉變,樹立以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科學管理理念,在社會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社會治理創新與發展必須要保障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治理理念應該由原先的競技型黨組織向社會治理型的黨組織進行轉變,要以全面發展為科學的管理理念,應該重新定義黨組織建設工作在整個社會治理創新中的工作職能。最后是將原先黨組織的管控職能轉變為以服務為主要工作任務的治理觀念、以為人們服務為科學的管理理念。
黨組織建設和凝聚力的提升是進行科學合理體制機制完善的基礎條件,同時也是進行社會治理創新的主要基礎保障。整合是進行黨建創新工作的核心,在進行社會治理的工作中,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工作是整個社會治理工作的政治保障,黨組織建設工作應該要進行全方位覆蓋,推動社會服務工作的全面發展,重新建構社會建設體系發展。首先應該重新進行黨組織建設工作的設置,將黨組織建設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覆蓋,設置社會黨建工作的網路架構建設,將社會中的相關資源、群眾資源、市場資源以及社區的黨政資源進行全面統籌管理,促進各地區共同建設與發展的形勢。
其次需要將黨建工作中的格局進行全面調整,將黨建工作實行分類管理,提供管理效率。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建設與發展,黨組織建設的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所以需要整合黨員管理工作,使新的黨員管理和傳統的黨員管理工作之間實現無縫對接,將他們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化管理,形成比較明確的分類管理模式。最后還需要將黨組織的功能發揮好,促進黨組織建設的全面提升,在進行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中,利用黨組織的功能作用進行社會治理創新與發展。
民生是進行社會治理的工作之本,所以在黨建工作中需要按照人民群眾的意愿去做事情,一切以人民群眾為基本原則。在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中,圍繞黨的建設工作為主要工作點,建設服務型的黨組織工作職能,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黨建工作要保障全面為人民服務,進行社會治理創新工作需要服務型的黨組織建設工作領導機制建立與完善,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基本原則進行長效工作機制的建立,保障在黨組織建設過程中服務是其根本工作宗旨。進行服務型的黨組織建設,促進黨組織工作的基本定位與發展,這也是目前在進行黨組織工作機制建立中的一個重要轉型。服務型的黨組織建設需要黨和群眾之間實現較高的銜接,加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直接聯系,需要在黨組織建設工作和群眾之間搭建一個相互聯系的平臺,方便群眾和黨組織之間的直接對接,人民群眾可以通過平臺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加強群眾的參與度。另外還可以建立民意訴求網絡,人民群眾可以通過該網絡向黨組織進行問題的反映,然后黨組織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對社會治理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了解,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后采取及時的措施進行補救。在進行社會治理創新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許多矛盾,黨組織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要想把這種矛盾進行化解,首先就需要針對矛盾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時民意訴求網絡的建立就顯得比較重要,讓群眾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訴求,采取這樣的方式能夠保障社會中的不同主體都能夠針對自己的意見進行全面表達,從而有利于整個社會治理創新過程中問題的發現,利用黨組織建設工作促進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的完善與發展。
綜上所述,黨建工作在整個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進行社會治理創新的過程中,需要依靠黨組織建設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完善的黨組織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的全面發展,黨組織建設工作在整個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中屬于關鍵工作環節,具有領導地位,所以需要加強對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重視,為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的順利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1]王曉蕓.白領黨建工作的實踐探索[J].黨政論壇,2017,23(4):59-60.
[2]歐陽莉平,趙守飛.社區協商實現路徑研究——以蕪湖市萬春社區協商為例[J].保定學院學報,2017,30(4):43-48.
[3]周奕韻,孫麗娟.著力提升基層黨建作用與地位——上海浦東川沙新鎮黨委的實踐探索[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7,45(11):54-56.
[4]王均寧.基層黨建引領農村社會治理創新問題研究——基于對湛江的分析[J].行政與法,2016,20(9):37-46.
[5]楊軼.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J].四川黨的建設,2017,4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