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超 王宣銘
(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0)
金融企業是專門以信貸業務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具有獨立性的社會經濟體和特殊機構,在其運營時無時無刻不存在遇到虧損的可能。金融會計風險是指在金融機構管理和經營過程中,由于會計核算時發生錯誤或提供的信息不準確而導致的決策失誤。
近年來,隨著銀行業的深化發展,特別是伴隨電子化的飛速進步,會計結算已經逐漸轉向系統化和制度化,這對于強化銀行內部管理和控制具有推動性的作用。
不嚴格的內部控制將會造成會計從業人員缺少自我約束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首先,大部分會計人員沒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自身行為舉止存在很多問題,從而經常產生會計方面的差池。其次,金融機構在編制會計崗位時沒有基本的互相約束和限制。再次,大部分金融機構的會計核算工作存在很多問題與漏洞,相關制度不夠健全,操作不符有關規范,監管機構也不夠完善。最后,一些會計人員會里應外合的非法侵吞銀行財產,促使經濟案件頻頻發生。
銀行會計最基礎的一項職能就是會計核算,其能準確反映出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動情況。若會計在核算時發生問題,則很大概率致使會計信息缺少真實性,從而造成金融機構運營含有風險。
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本質上是金融機構從決策執行到監督、管理的一個健全的運行機制。其中單獨的會計和核算體制是最基礎的要求。健全會計制度,有助于內部控制約束力的充分體現。金融會計人員在業務中僅受會計主管的領導,會計人員開展賬務辦理的唯一根據是有效的會計憑證。在強化會計人員業務制度體系編制時,要著重注意其實用性、周密性、標準性以及協作性,也就是說這種制度體系在會計業務中涉及面要寬闊,操作要符合規范,切忌脫離現實,而且要與其他部門有效配合。一套健全的會計制度將有助于阻塞漏洞,有助于避免和預防銀行“三假”的發生,加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才能有效掌控人為調表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規避風險。
在會計監督過程中,要格外注重工作的實時性、嚴謹性和獨立性,特別要關注會計業務工作前、后時的監督,因為事后再去發現問題常常于事無補。會計業務工作前、后的監督,可以將風險清除放在平常工作辦理中,以此降低不必要的損失。與此同時,還要對會計分析加以重視,建設預警機制。報表反映的是之前的經營情況,但明確以前的種種并不是應用報表的真正目的,其真正的價值在于通過對報表認真研究后能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預測未來,幫助領導層清楚過去、計劃未來,才能在全面知曉存在漏洞的前提下,面對未來的變故做好有針對性的反饋,才能協助銀行設立會計風險預警機制,合理控制,提升規劃決策能力,充分展現會計職能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要運用現代化會計手段防范金融會計風險,會計手段的現代化不但體現在形式上,還體現在內容上。形式上是指會計電算化的方式,內容上是指改善核算監督制度。
認真嚴謹落實會計制度是預防會計風險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種策略。由于會計制度要求制約機制要具有細密性,操作規程要具有標準性,崗位成立要具有科學合理性。這就促使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貫徹制度,對事不對人,用制度來約束行為。身為領導,必須要按相關規定配置會計人員。據調查顯示,主觀領導時常性的抽查能有效抑制會計人員的犯罪可能。而且要對會計內部控制的崗位實行輪崗制,定期更換工作人員,以此降低案件發生幾率。
另外,還要加強會計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級領導和相關管理人員要到達一定的思想認識,清楚會計工作在預防銀行風險中的重要性。在現實工作中,積極關心會計人員的生活狀況和成長情況,給予豐厚的物質鼓勵,在崗位安排、人員配備上予以大力支持,讓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此前提下還要強化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認知和能力,讓其能自覺遵循財經制度和落實相關規程制度。與此同時,要定期舉行多樣化的學習和培訓工作,加強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培養其綜合素質,在工作中能及時總結和反省,將金融會計風險大大降低。
綜上所述,金融會計風險直接影響金融行業發展,要想避免金融會計風險的發生,可以從建設內控制度體系、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嚴格執行會計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等方面著手。相關人員要加強對金融案件的分析,積極探究出有效解決措施,不斷降低風險,從而促進我國金融業安全、快速發展。
[1]郝藝涵.金融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4):255.
[2]楊相棟.論金融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其防范措施[J].企業導報,2012(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