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強
(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關健詞:山體滑坡;質量;冶理
XXX工程位于XX市XX區XX山以西約2.5km處,XX年X月下旬擬建X號住宅樓基坑開挖至基礎筏板標高時,其北側山體發生滑坡。經現場踏勘,已滑動滑坡橫寬約90m,縱長約55m,從滑坡后緣至剪出口垂直高度約45m,滑坡體平均厚度約21m,滑坡體積約7.1×104m3,為一小型滑坡。前期支護工程已基本破壞,失去基本支護功能。
根據X號樓北側山體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已滑坡現狀分析,滑坡災害很有可能繼續發展延伸。為科學地、合理地進行治理滑坡,避免災害對小區工程建設及后期居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滑坡治理迫在眉睫。
該工程主要為錨固支擋工程:主要有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加擋土板、錨索框架與錨桿框架等。為保證山體的整體穩定,在邊坡坡頂平臺處設一排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用來抵抗坡體滑坡側向推力。總布置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數根,樁長約35.0m,橫截面為2.4m×3.6m,樁中心間距6.0m,樁頭設上、中、下三排6孔預應力錨索,上排錨索傾角25°,中間錨索傾角26°,下排錨索傾角28°。為防止樁間土及樁頂土滑塌,在樁頂樁與樁之間設置鋼筋砼擋土板,擋土板:(3.6m-4.6m)×0.3m×1.0m。板與樁連接采用預留鋼筋來完成,擋土板采用C35鋼筋砼澆筑而成。審查設計是否按[1]進行樁基水平位移和撓度、豎向承載力驗算、樁基沉降,并須考慮地面附加荷載對樁的影響。審查設計是否滿足[2]的要求。
1)審查施工方案可行性、審批程序及是否經專家論證。2)檢查施工準備:人、材、機是否滿足要求,井下排水、 通風、照明等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到位。樁位是否放樣準確,設十字形控制網、基準點。孔口面是否整平、設置地面截水溝及防滲措施。3)對滑坡體的變形、位移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動態深孔監測,并設置相應檢測點。4)場地排水縱坡、排水設施位置是否與設計相同。5)監理人員應掌握相關規范,熟悉設計圖紙,對抗滑樁施工進行全過程的控制,對關鍵工序設置旁站計劃。
3.2.1 護壁施工質量控制
護壁應分段(每段高宜為0.6m- 2.0m)開挖, 不得在滑動面處土石層變化處分段,應邊挖邊支。護壁厚度、垂直度、砼強度等應滿足設計。護壁澆筑前應清除孔壁上的松動石塊、浮土。圍巖若有水時,護壁設出水孔。在砼強度達到75%后,方可拆除上層護壁模板;在上節護壁砼終凝后才能繼續向下開挖;在圍巖松軟、有滑動面段,應在護壁內加設支護,保證孔壁不變形。觀察滑動面處地下水和地質的變化,若發現與地勘不符時,應及時聯系地堪單位、設計單位處理。
3.2.2 樁孔開挖質量控制
做好井口鎖口,樁孔護壁第一節應高出地面20cm,防止坍塌。抗滑樁開挖過程中,檢測樁孔的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成孔后檢查孔深、孔徑應不小于設計要求。本工程樁孔的開挖,是從兩端沿滑坡主軸間隔開挖,并澆筑樁體,樁身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75%時再開挖鄰樁。開挖過程應采用不間斷施工,以免塌孔。如發生塌孔,應采用與樁同強度砼回填。開挖過程及時記錄滑動面位置、地質剖面,填寫地質柱狀圖。在土石層變化處及滑動面附近,應加強支護,護壁不得分節。注意支護變化情況,若有變形、損壞,應立即采取加強支撐措施,撤離井下作業人員。出現風化巖時采用淺眼爆破,炮眼深度0.5-0.8 m,裝藥量不超過炮眼深度的1/3。爆破后應立即采用高壓送風排煙,工人下井前,應探測孔內有毒氣體含量,防止施工人員中毒。嚴禁采用裸爆,以免引起坍孔。樁孔挖至設計標高后,應由監理、設計、施工三方驗孔,并結合滑動面實際情況確定孔底高程。
3.2.3 抗滑樁鋼筋籠安裝質量控制
鋼筋籠主筋、箍筋的規格、間距、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搭接接頭滿足[3]要求,且應有防止鋼筋籠上浮的措施。
3.2.4 抗滑樁砼澆筑質量控制
樁身砼澆注前,應檢查樁身截面尺寸、樁長、清孔、砼配合比及所用原材料、外加劑、砼強度等級是否符合要求;沖洗護壁,清除孔底的松石、浮土,抽干積水。砼應采用串筒連續澆注。有地下水時,應采取水下砼澆注法。
3.2.5 抗滑樁間擋土板質量控制
檢查擋土板與抗滑樁錨固,擋土板的鋼筋數量、間距、規格、搭接是否符合要求,擋土板的截面尺寸、砼強度等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3.2.6 抗滑樁預應力錨索質量控制
1)鋼絞線、張拉設備及錨具等合格證、檢測報告資料齊全,進場后應進行現場見證取樣且復試合格;2)孔位、孔深、孔徑、孔斜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錨固段的固結灌漿應嚴格按[4]要求施工,灌漿完成后,對錨固段采用聲波測試,檢測平均波速不得小于3000m/s;4)剝除錨固段預應力錨索外的塑料套管,應清洗干凈鋼索表面油漬,錨索相互平行伸直,不應扭曲;5)錨孔注漿應從通至孔底的PVC注漿管開始,確保注漿密實,灌漿記錄應完整 、準確、清晰;6)錨墩墊板孔道中心線應與錨孔軸線重合,錨墩錨索砼施工應滿足規范要求;7)施加張拉荷載應分級均勻,并控制加載速率,張拉設備應先標定,并繪制相關張拉曲線;8)抽樣驗收試驗按預應力錨索總數的5%隨機進行,合格標準按應力控制為:實測值大于設計值的3%,小于設計值的5%。
1)檢查抗滑樁樁身設計斷面尺寸。2)檢查抗滑樁樁孔深、孔型、孔底持力層巖土層性質應符合設計要求。3)檢查抗滑樁所用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礦物摻和料、外加劑,以及錨索、鋼筋等原材料的規格、質量、品種應符合相關規范規定。4)檢查抗滑樁鋼筋籠的規格、間距、數量及鋼筋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應符合規范規定。5)豎向受力主筋的接頭應避開土石分界和滑動面處,接頭應按50%錯開,接頭為一級直螺紋接頭,接頭的施工質量應按[4]的有關規定。6)抗滑樁樁身砼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用聲波透射法檢測或低應變檢測樁身完整性,抗滑樁樁身砼應連續、完整,不應有斷樁,缺陷。7)樁頂封閉及排水設施所用砼(砂漿)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8)護壁厚度、平整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護壁砼應緊貼圍巖澆筑。護壁支護在抗滑樁樁孔開挖施工時對保護人身安全尤其重要,應對樁孔井口鎖口、護壁厚度進行檢查,以確保施工安全。9)樁孔護壁鋼筋網架的規格、數量、間距及鋼筋連接方式、搭接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10)深孔檢測設置滿足檢測滑坡位移、變形要求,滑坡位移、變形符合規范規定。
總而言之,要做好抗滑樁山體治理工程,需要從設計、施工、檢測三個方面加強控制,管理到位,才能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施工安全,使用安全等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