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校企合作即為學校結合本校開設的專業與相關企業開展的合作性質的人才能力培養模式,由企業為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工作崗位,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崗位實習可以在實踐中鍛煉自身的能力,以此不僅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進行有效的利用,進而解決實際的問題,而且能夠為相關企業儲備優秀的人才力量,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吸納優秀人才,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當前很多高職學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人才培養,取得了理想的應用效果,但是在深度合作方面有著較多的不足,亟待改進。
現階段依托校企合作模式進行教學活動、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較多,分析合作成果可知成果豐碩、效果理想,所以需要學校與企業之間繼續加強合作,實現深度合作,不僅要進行人才有效培養的過程合作,而且需要從互惠互利角度出發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逐步擴大校企合作的規模、周期以及人才培養的數量、質量,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個人能力與素養的有效增強。主要的深度合作形式包括有集團化的職業教育、雙方聯合辦學、訂單培養等,對于當前一些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開展的不同形式深度合作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著如下問題:首先理念問題,一些高等職業學校領導人并未深入的了解校企深度合作的內涵,在和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僅對培養結果非常重視,而忽略了培養過程,一直沿用制定時間較為久遠的合作計劃,對于很多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進而會導致培養結果以及校企深度合作效果較差問題[1]。其次政策問題,目前高職學校使用的規范校企深度合作的政策不健全,多是由于校企合作僅停留在表層所致,存在問題的政策難以對深度開展的校企合作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約束。再次經濟問題,學校和企業雙方在個人、集體以及長短期利益方面并未得出統一的意見,導致很多合作容易出現利益糾紛下的合作不深入情況。最后運行問題,一些校企合作的相關事宜較為籠統、瑣碎,雙方并未制定統一的運行機制,容易出現運行問題,制約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性的實現。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教育期間,需要高度重視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工作,對于該模式涉及的內容進行有效學習,掌握模式應用的要點內容,以此從產學研理念出發,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以此在雙方達成人才培養的合作意向之后,增強企業方的校企合作意識,繼而在雙方合作意識均有所提升的基礎上,找出一套現代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進而實現校企合作雙方的雙贏局面。例如高職學校可以在和企業的合作中,獲得企業的經濟援助,據此在學校內修建實訓基地,引入企業技術與管理人員到學校來對該實訓基地的學生加強技能培訓與管理,以此讓學生可以在學校中獲取優質的企業資源提升自身的能力,繼而在假期直接到企業提供的工崗上開展工作,便可以游刃有余的處理各項工作事務,畢業后可以直接在企業內就業,以此不僅可以解決高職生的就業問題,而且可以減輕企業人才培養的負擔,縮短員工上崗培訓時間,保證企業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校企深度合作期間,要求雙方對于以往合作發展期間出現的問題多進行研究,找出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進而結合雙方意見以及校企深化合作方面專家學者的意見,進行運行機制的構建工作,以此編制合理的運行章程與運行管理機制,并在制度中對于企業、學校雙方的管理權責進行明確的說明,從而保證雙方均可以在合作中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務,避免雙方發生合作糾紛問題,為校企深度合作中的高職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實訓環境,增強學生的問題分析、思考、解決能力。同時在運行機制構建之后,學校相關專業教師需要對以往固有的合作理念與方式方法進行優化革新,依托基地培養、聯合辦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學,并且在合作中要對學生進行就業市場信息的滲透教學,以此培養出滿足諸多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此舉的開展不僅學校可以提升辦學質量,而且企業可以在該過程中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巨大貢獻[2]。
深度的校企合作過程中,要求雙方基于實際情況得出相關的考評標準,以此來對深度合作的具體情況進行規范化的管理,保證深度合作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考評機制編制期間,主要的參考標準為國家頒布的職業標準體系,以此通過該標準體系來對合作期間學生實踐能力考評標準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以便校企雙方可以根據制定的考評機制對于學生實際的能力培養情況進行精準的測試,客觀展現學生經過校企深度合作之后的實踐能力。同時還需要對師生在校企合作期間的科研成果進行正確的考評,對于優秀的成果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帶動教師、學生的校企合作積極性,使其可以在實踐活動以及就業時的具體工崗上不斷進行先進生產工藝的研究,以此借助于科研成果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生產的質量以及效率,進而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其為校企雙方的發展提供幫助,實現校企合作雙方共贏的效果。
高職學校在進行學生專業知識教育期間,需要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以此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質,確保培養出的人才在職場中有著較強的競爭能力,而且高等職業學校可以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