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牛慧寧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0)
批判性思維的研究最早開始于美國哲學家杜威提出“反思思維”。關于批判性思維,目前還未形成統一的說法。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側重于批判性思維結構的觀點認為批判性思維是解釋、推理、評價等思維技能和開放態度、好奇心等批判性思維傾向,并運用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強調自我調節的觀點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和元思維的分析判斷和自我反思;強調對信息評估的觀點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形成結果的信息資源的仔細審查[2]。美國哲學協會提出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調控判斷的過程,包括解釋、分析、評價、推理及對證據、概念、方法、標準的解釋說明。
美國哲學協會將批判性思維分為認知技能和感知傾向,認知技能包括“闡述、分析、評價、推理、解釋和自我調節”,而感知傾向包括“尋求真理、思想開明、分析推理、系統化能力、自信性、求知欲和成熟度”。Ennis將批判性思維分成12項傾向和16項能力。傾向包括清楚傳遞的意義消息靈通、思維開闊及運用批判性思維能力等,技能包括識別關鍵點、分析論證、擅于問答或挑戰、識別假定、歸納演繹等一系列思維加工過程的技能。
國內文秋芳將批判性思維定義為思辨能力,她提出的層級結構思辨能力模型將思辨能力分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兩個層級,其中思辨能力包括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情感維度又涵蓋了五個方面,分別是好奇、開放、自信、正直和堅毅。
Paul等人的批判性思維三元結構模型,即思維元素、思維標準和智力特征3個維度,該層級結構模型為批判性思維的測評和教學提供理論導向。
學者對批判性思維結構的劃分基本都從認知技能、精神氣質、態度等方面來討論。國內外學者普遍缺乏與具體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等相結合的批判性思維的結構劃分,與中國文化相適應的結構特征需要進一步研究。
《華生-格萊澤批判性思維測量表》、《康奈爾批判性思維測量》、《加利福利亞批判性思維技能測量量表》測試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加利福利亞批判性思維傾向測量量表》測試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哈珀恩批判性測評》、《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能力測試》以主觀題和客觀題相結合,能較為完整測量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但主觀題不能很好的應用于各種文化中。EPP(中國)[3]批判性思維測試,根據中國學生的發展制定,測量中國大學生的學習結果。Newman的批判性思維測試主要依據內容分析法對文本分析,能夠良好的分析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深度,判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不同維度的發展情況。
國內外關于批判性思維的測量工具較多,筆者認為批判性思維測量工具的開發應結合兩方面。(1)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不僅評價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水平,也可以根據測試結果給學生反饋,指導其學習行為給出意見;其次也給教師提供學生批判性思維發展現狀,以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制定和調整相應學習計劃,幫助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2)與學科相結合,浸入式與學科相結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方法廣泛使用。與學科相結合的批判性思維測量工具可以發展學生學科領域具體批判性思維技能。國內學者在國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修訂批判性思維問卷,較有影響力的是香港學者彭美慈修訂的適用于中國本土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問卷CTDI-CV,適用范圍較廣。
國內批判性思維研究逐漸增多,在結合西方研究基礎上,國內研究應結合中國文化,使教育工作者更好把握批判性思維內涵和性質,以改善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此外,批判性思維結構也有不同認知。批判性思維的一些共同點,如分析、評價和調查,作為批判性思維的核心組成部分的研究得到認可和支持。在最近的研究中探索了新的觀點,例如保持冷靜等也作為研究批判性思維結構中的一部分[4],即強調人個因素的重要性。筆者認為,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策略在于鼓勵教師要敢于創建更加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機會進行交流互動和反思,并通過更加開放的課堂學習行為,來獲得思維的不斷提升和改變[5]。
[1]董毓.批判性思維三大誤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64-70.
[2]Marsh M.Advanced analytic cognition:critical thinking[R].Ohio: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2013.
[3]趙婷婷,楊翊,劉歐,毛麗陽.大學生學習成果評價的新途徑——EPP(中國)批判性思維能力試測報告[J].教育研究,2015(9).
[4]Jenkins,S.D.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critical thinking[J].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1,50(5):268-274.
[5]任長松.如何在探究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1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