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紅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教研室,甘肅 白銀 730900)
語文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大業中承擔著橋梁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信息、元素、精髓,因它而存在,因它而流傳,因它而發揚光大。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周國平說語文教育的使命:就是為培養文化上有根的人,也就是說,語文教育能夠:點撥心靈 點醒智慧 點亮人生。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是我們所熟知的語文教學的一條規律,也是許多有經驗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成功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以大語文觀、大教材觀來指導我們的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和有效途徑。語文教學應從課本出發,借助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通向浩瀚的語言文學之海。針對語文課本閱讀量有限,知識和能力訓練不足的弊端,一種語文教學的新形式,一場語文教學靜悄悄的變革,正在國內語文教育界醞釀、思考、實踐,這就是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
群文閱讀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是語文課堂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群文閱讀教學既是對閱讀教學內容的突破,也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創新。
許多語文課堂確實是因為大量、繁瑣的環節影響了孩子的閱讀。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但是當我們把課堂分割零碎之后,孩子就感覺不到生命活力了。
我們的閱讀教學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1.一味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2、課程資源單一,難以調動學習興趣
3、一味灌輸知識,學生缺乏思考空間4、過度分析文本,缺乏有效教學策略
導致了語文教學實效性不強,語文教學幸福指數低。出現了“少慢 差 費”的低效語文學習(內容少、進度慢、效果差、費時多)。
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獨思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才能提高質量。閱讀對于人的一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人都能從閱讀中學習,獲得樂趣,變得越來越聰明、變的越來越有品味,從閱讀中獲得幸福的人生。
全民閱讀國家戰略和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對當前語文閱讀提出新任務;國際閱讀研究趨勢和信息社會對培養學生閱讀素養提出新挑戰;單篇閱讀教學的局限不能滿足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新要求。
促進書香校園建設,
創新實踐全民閱讀
抓住課程改革痛點,
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建設特色課程文化,
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增強課程整合能力
促進專業能力發展
有效提升教學效益
整體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閱讀素養的增值(應用與創意)
閱讀能力的生化(評價與反思)
閱讀思維的進階(比較與整合)
閱讀習慣的養成(辨識與提?。?/p>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需要從改變閱讀材料和閱讀策略兩方面入手,加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閱讀教學效率。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一方面提倡學生廣泛閱讀,如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
因此,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
(1)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教學中能夠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4)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同時,還特別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聚焦核心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教師觀念的革新是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師教學信念的堅定才會增進教學勇氣,教師的變革勇氣是打造卓越課堂的關鍵。
群文閱讀多采用的方法有:
多采用默讀、瀏覽、略讀、跳讀等方式。
多運用真實的、實用的生活化閱讀。
多進行比較性閱讀,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學習或學會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時時保持新鮮感,時時充滿濃厚的興趣。
群文閱讀課,老師主要可以采用“五步教學法”這樣的操作模式,即為: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精彩賞析──主題拓展。
第一步是“主題回顧”。旨在簡單回顧課內的幾篇課文,提煉出這個單元的主題。這實際上也是在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使學生達到用簡練的語句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
第二步是“閱讀概覽”。學生在回顧課內文章的基礎上延伸到課外閱讀。(課前每天午讀或每晚讀書半小時閱讀填寫“閱讀記錄表”進行較為準確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這是課堂的主體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開展民主、互動、多元的對話,不僅能讓孩子們一同分享到閱讀心得,而且營造出濃厚的團隊讀書氛圍,提高個體與群體閱讀素養。在這里,學生的感悟無論是深刻還是膚淺,都是屬于他們的獨特感悟,教師都應充分地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第四步是“精彩賞析”。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也需要在一兩個點上引導學生的思考向縱深發展。該選擇怎樣的點來展開呢?這就需要教師設置一定的話題。話題是討論的靈魂,一個好的話題,既能反映閱讀材料的主題,又能激活學生的閱讀積累和生活經驗,觸動學生思維和心靈的琴弦。好的話題可以是對學生閱讀中可能存在的疑問的預設,也可以是課堂上的臨時生成。但一般有價值的話題產生于這樣四個方面:一是著眼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二是產生于學生的認知沖突或矛盾點;三是來源于作品的文體特征和作家的表達風格;四是能夠鏈接學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第五步是“主題拓展”。課堂的功能只相當于一個例子、一塊試驗田、一把鑰匙,更廣闊豐富、更生動多變、更精彩的世界在課外、在生活中。這樣,學生有了課內閱讀所扎下的根,又有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生發出的枝和葉,必將結出累累的碩果。
總之,通過“群文閱讀”的推廣和深化研究,能夠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豐富學生語言學習積累,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可以說,做好群文閱讀這項實驗能夠為學生學習語文打好基礎,為各科學習打好基礎,為他們一生的發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