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揚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3)
突發事件的發生不僅給國家帶來經濟損失,還容易給公眾帶來一定恐慌,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突發事件屬于不可預料的風險事件,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如何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而是如何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在應對突發事件方面,新聞媒體的作用變顯得尤為重要。借助新聞媒體進行突發事件的完整闡述,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同時做好社會輿論的導向,避免公眾出現心理上的恐慌,維護社會的穩定。新聞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中一般會扮演以下角色,并發揮相應的作用。
突發事件發生后,新聞媒體參與進行,將突發事件的詳細信息進行收集和報道,首要發揮的角色便是信息的處理者角色,主要目的在于化解公共危機。之所以新聞媒體是突發事件的信息處理者,在于新聞媒體有著一定的權威性,同時新聞報道需要具備及時、完整和真實的特點,因此,借助新聞媒體進行突發事件報道,一方面將新聞信息加以報道,另一方面以權威的方式及時作出回應,避免別有用心者借此大做文章,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造成人們的恐慌。例如,禽流感疫情發生后,新聞媒體及時作出相應報道,并提醒人們如何應對禽流感,保證自身安全。
新聞媒體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顯然扮演者溝通平臺的角色,將政府、社會、媒體、公眾通過新聞平臺聯系起來。一般事件報道,新聞媒體只是向社會和公眾傳播信息,突發事件報道,新媒體需要將政府、其他媒體、社會、公眾等聯系起來,實現四方的信息溝通。方便政府及時地將相關信息給出官方的答復,同時也解決信息傳遞不暢或者不及時、信息失真、信息反饋不準確不及時的情況,保證各項應對措施的有效實施。因此,新聞媒體需要充當四方的溝通平臺,做好政府、媒體、社會功、公眾的溝通,政府第一時間給出權威應對信息,制定救援措施,社會公眾獲得知情權,避免恐慌。媒體之間確保信息報道的一致性,避免出現信息失真的情況。
輿論引導者是新聞媒體最為重要的角色,做好突發事件的輿論導向,降低突發事件帶來的不利影響。新聞媒體參與到突發事件報道中,發揮著制作流言、引導輿論、穩定公眾、輿論監督的作用。制止流言蜚語就是第一時間將突發事件的信息,準確完整地報道給社會公眾,讓公眾之情,避免流言的出現。穩定公眾就是通過報道,讓公眾享有知情權,了解到最新的真實情況,從而對自身的安全有著更加準確的判斷,實現穩定社會公眾的目的。引導輿論就是及時同政府溝通,掌握政府作出的應對措施,以新聞報道的方式,將相關政策和方案傳遞給社會公眾。輿論監督既包括對其他媒體的監督,也包括對政府應對工作執行情況的監督,保證輿論的正確性以及各項應對措施的順利實施。
新聞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中承擔者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做好社會救援工作以及危機的反思工作。突發事件的出現,會給社會公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同時也影響著公眾的心理和情緒,以及社會的穩定,如果不加以控制,則容易引發更大的損失和社會恐慌。這時新聞媒體需要站出來,做好突發事件的報道、社會輿論的導向、四方的溝通等,發揮社會媒體穩定社會秩序,社會救援的作用。例如,通過新聞報道,將此次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加以報道,哪些問題需要立即解決,哪些問題需要重點應對等,讓政府掌握突發事件給公眾帶來的損失,更好地開展和實施救援活動。同時新聞媒體需要做好危機事件的反思工作,也就是突發事件的發生原因是什么,突發事件是否可以避免,此類突發事件應該如何有效應對,政府、媒體或者社會公眾在突發事件中的表現如何等,新聞媒體通過收集和報道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做好突發事件的反思工作,并以新聞報道的方式,將信息傳遞給政府、媒體、社會、公眾,讓大家遇到突發事件之后,可以沉著應對,避免恐慌,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綜上所述,新聞媒體是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新聞信息有著及時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特點,所以新聞媒體有著一定的權威性。突發事件發生后,給社會公眾帶來經濟損失,危機社會公眾的安全,同時容易引發社會公眾的恐慌,導致社會混亂。所以突發事件發生后,新聞媒體需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做好突發事件的跟蹤報道,及時將相關信息傳遞給社會公眾,維護好社會秩序。新聞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發揮著如下的角色和作用:首先,信息處理者角色,處理社會公共危機。其次,綜合溝通平臺,溝通政府、社會、媒體和公眾。再次,輿論引導者,做好突發事件的輿論導向。最后,社會責任的承擔者,做好社會救援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