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鵬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財政局支付中心,內蒙古 通遼 029300)
引言:若想做好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政府財政部門必須積極改革和創新管理機制,積極主動配合國家長遠的扶貧開發戰略策劃,新形勢下政府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是否能夠落實到位,直接關系著民眾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切實將政府財政扶貧資金用到實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富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
我國設立財政扶貧資金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縮小不同地區的發展差距,保障落后地區貧困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開展積極的財政資金扶貧,能夠提升大多數地區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然而由于某些貧困落后地區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理念較為滯后,傳統的撥款救濟是資金扶貧方法仍是主要扶貧手段,落后的扶貧理念導致無法從根源上解決落后貧困地區出現的問題。落后地區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應當更加注重從地區整體發展的角度制定各類型扶貧資金的管理方案,應用這一部分財政資金幫助當地貧困居民樹立更加正確的職業理念,而不僅是依靠單純的財政資金補貼,解決農民一時的窮困。應當著手建立起更加精準科學的扶貧資金使用體系,作出有利于落后地區長遠發展的規劃。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督和管理制度體系尚不健全,通常只是依靠政府的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進行監督。某些地區接受財政扶貧的群眾往往缺乏渠道,去深入了解財政資金的使用狀況,對于政府財政資金的籌集和播放并沒有做到實際的了解。例如:在進行財政扶貧資金的發放過程中,通常是由具體地方的扶貧辦負責的,監察審計部門只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雖然會對這些財政資金進行監督管理,但只能夠保障這些財政扶貧資金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挪為私用,并沒有將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運用到最需要扶貧幫助的項目和地方建設當中去。監管制度不健全導致了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并且財政扶貧資金的審核與批準程序較為繁雜,通常會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動管理程序出現的漏洞,去非法挪用和擠占財政扶貧資金。
注重從整體層面進行戰略規劃是新形勢下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使用的一個特點,能夠從規章制度層面有序規范扶貧資金的投入使用范圍,從根源上消除扶貧資金的隨意消耗狀況。因此,新形勢下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應當重點篩查需要扶貧的區域,選擇真正需要財政資金進行輔助的項目和人群。選擇重點扶貧區域能夠嚴格規范扶貧資金的投入范圍,并且結合國家扶貧方針政策進行有序落實,確保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
在確定重點扶貧的區域之后,應當再次對不同區域正在推進的項目進行選擇,合理規劃財政資金的使用和安排。將財政扶貧資金重點投入到一些與當地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并且結合社會發展的形式進行及時調整,與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密切配合,充分運用財政扶貧資金為民眾脫貧致富做出卓有成效的貢獻。
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通常會進行年度規劃,將籌集和播放的財神資金進行年季平均分配,根據調查認證的扶貧重點平均安排各個地區的年度資金。但是,由于某些貧困落后地區扶貧項目較多,并且位置偏僻,如果將財政資金安排在不同的地方,則可能會為財政扶貧主管部門的資金發放和項目管理增加難度,并且會增加進行財政資金項目管理的成本。例如某些投資金額較大的項目建設,如果財政資金的方法以年季為單位,則會導致工程項目建設的工期延緩。因此,應當在堅持財政資金相對集中發放的基礎原則上,按照不同地區,不同項目的投資建設計劃進行資金發放,將重點扶貧的區域和項目納入資金規劃的考慮范疇之內,以達到增強財政扶貧資金整體合力的效果。
長久以往,由于部分地區的財政資金和項目管理方面規章制度尚不完善,可能導致出現了一系列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混亂的現象,也導致財政扶貧資金產生的效益極為低弱。若想從整體層面改變此種混亂局勢,真正將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用到實處,便必須將項目和資金分開管理,由財政部門負責管理資金的籌集和發放,扶貧部門主管選擇需要進行扶貧的項目,此不失為一項管理好財政扶貧資金的良方舉措。財政扶貧資金是一項政策導向較強的資金,如若被非法分子擠占和挪用,可能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財政扶貧資金的運行必須做到更加規范,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
結語:財政是政府參與社會分配、調節民眾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將財政扶貧資金進行發放的過程中,應當積極滿足貧困落后地區實際的資金需求,重點安排建設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總之,我國不同地區財政扶貧資金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問題,應當更新對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理念,立足全局統籌考慮,針對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