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然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美聲可以起到增強音量和美化音色的作用,充分發揮人聲的共鳴效果,而且通過準確的控制和調整發聲器官和操縱人聲樂器能夠將高難度、復雜的技巧表現出來,增強聲樂作品的感染力。從某個程度來說,美聲唱法在聲樂藝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被全世界范圍人所接受和追捧。但是美聲唱法在中國發展過程正面臨著瓶頸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從美聲唱法最初發展開始,因為其優異的表現被世界范圍內認同并得到了廣泛發展。尤其在歐洲一些國家中,比如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美聲唱法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而且有越來越多的美聲唱法藝術家涌現,使得美聲唱法的地位和聲譽不斷上升。隨著美聲唱法的不斷深入發展,只有將其推廣到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中才能讓美聲唱法不斷成熟和發展。近些年來,美聲唱法在中國逐漸發展起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對促進美聲唱法的良性發展和向世界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積極意義。
隨著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其民族化已經成為聲樂藝術家不斷追求的目標,將美聲唱法融入到母語中形成科學的發聲技巧,將其獨特的風格充分體現出來,逐漸形成具有特色的美聲流派。對促進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廣泛發展起到現實意義,而且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藝術中發展過程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是聲樂藝術的一種創新性發展。
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帶給我們很多全新的東西,比如在歌唱過程中,可以了解和體會美聲唱法的發聲技巧;在音樂歌曲中,歌唱者和欣賞者都能學習到西方國家和聲風格,體會西方的文化情懷。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為美聲唱法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生態環境,對滿足不同群體對藝術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促使廣大聲樂愛好者更好的接受美聲唱法這美好藝術的熏陶,增長見識,進一步提高國民的藝術素質,帶動美聲唱法得到更好的發展。
美聲唱法最早發展于西方國家,因此在教學方式上也傾向于西方的教學模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美聲藝術家不斷涌現,并取得了矚目的成就。而且即使在國際上著名的歌劇院中我國的優秀藝術家也經常會出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對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比如在發聲上,美聲唱法要求深呼吸、高位置和協調,而且在發聲時要緊貼著后咽壁吸著唱,與漢語發音存在差異,因此,這一發聲方法對于中國歌唱家來說是很困難的。
快餐文化就是與時俱進,迎合時代潮流發展且與人們現實生活緊密連在一起的文化現象。比如流行唱法,無論是難度、內容還是演唱風格上都能夠緊跟時代發展,體現時代特點,很容易被人們接受,普及度高,在行業領域中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美聲唱法不同,作品的難度高且音域跨度大,如果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很難將作品的情感的表現出來。而且美聲唱法在表現形式上比較嚴肅,伴奏形式單一,很難適應現代人對聲樂的多元化需求,這是制約美聲唱法中國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美民結合就是將美聲的發聲體系與中國民族語言、文化、審美以及生活等元素結合起來,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美聲學派。而且在美聲唱法發展過程中,有很多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探索、構想和努力,比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等,他們漢語語言習慣與歐洲國家的和聲方法、作曲手法等進行整合,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不朽佳作,推動了美聲藝術民族化的進一步發展。
在美聲唱法中,應該注重歌唱者的聲音特點,有自己獨特的聲音,人們才愿意去欣賞,有興趣去欣賞。因為美聲唱法是在歐中發展起來的,無論是語言、風格、發聲都方面都適合歐洲人的習慣和欣賞標準。而中國流行唱法或民族唱法等的發展除了在語言、習慣及形式等因素外,十分重視歌唱者的個性聲音。比如著名的聲樂大師帕瓦羅蒂、卡拉斯等都是憑借他們獨特的聲音而征服了世界。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到處都在提倡人文關懷,尤其在藝術中更應該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特點。藝術歌唱是美聲唱法的載體,不僅將詞曲作家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而且對演唱者能否發揮更大的空間以及滿足欣賞者的審美需求起到重要影響。所以,中國美聲的發展應該重視人文關懷的體現,也是促進美聲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的關鍵。而將人文關懷體現在美聲唱法中,作為重要的就是創作的作品能夠被廣大群眾接受、喜愛和傳唱,能夠為欣賞者帶來美的感受以及對美聲唱法的發展能否起到積極影響
要想美聲唱法在中國藝術領域中得到長遠發展,必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努力開拓市場,比如利用演出、藝術培訓等途徑推廣美聲唱法,像流行唱法或民族唱法那樣逐漸滲透到普通百姓生活中,成為人們享受生活,提高審美素養的重要一部分。當前,美聲唱法的傳播尚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但只要與時俱進,融入時代元素,美聲唱法必然會得到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