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育紅實驗小學,江蘇 鹽城 224700)
近些年來,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其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是關鍵的部分,必須要提高重視程度。在歌唱教學中,教師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歌唱技巧,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歌唱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體會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對歌唱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小學歌唱教學水平。
為實現理想的小學歌唱教學效果,必須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此為前提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進入到音樂課堂前,必須要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整,要有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對待學生要和藹、平易近人[1],使教師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縮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歌唱知識,也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在小學歌唱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角色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作為學生歌唱知識技能的指導者、合作者,并通過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話語,使學生的歌唱熱情得到提升。
為提高小學歌唱教學效果,就需要設置科學化的教學目標,目標需要有一定的音樂性,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利用歌曲中的旋律、節奏、歌詞等使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激發,讓學生在音樂律動中感受音樂,進而對歌曲更好的把握。教師要利用歌曲聽唱,使教學環節有效結合,使教學目標的音樂性得到體現,壓縮純音樂知識的講授時間,更好的開展歌唱教學。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時,教學目標為指導學生通過輕巧、明亮的聲音,通過不同的語氣、速度以及因素將歌曲中蝸牛的堅持不懈以及黃鸝鳥的驕傲展現出來[2],合作教學,實現理想的音樂效果。教師依據輕松活潑的旋律,利用鋼琴進行伴奏,在歌曲聽第二遍時讓學生跟著旋律節奏即興表演,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然后再讓學生帶領學生歌唱。教學目標設置時,蝸牛以及黃鸝鳥的形象是重難點內容,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營造一種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在剛發芽的葡萄樹向上爬行,而黃鸝鳥在一旁譏笑它的有趣情景,在學生對歌曲內容理解之后,再讓學生創作創新歌唱。
小學歌唱教學中,范唱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師在教學中靈活的運行這一方法,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歌唱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讓其在歌唱學習中更好的感受、理解音樂。范唱主要分為教師范唱和錄音范唱兩種。教師范唱時需要保證歌唱的準確性、規范性,音準、節奏、風格等需要全面準確,讓學生觀察教師演唱時的表情、口型等,引發學生的共鳴。在錄音范唱過程中,先為學生播放歌曲的錄音,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大致、準確的認識,學生在沒有歌曲時就能夠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音樂其實就是一種聽覺藝術,通過引導學生聽,讓學生更好的感知音樂、表現音樂。新歌曲學習后,要讓錄音范唱存在于歌唱教學的始終,通過范唱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歌曲特點,記憶歌詞,并熟悉歌曲的旋律。
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素質教育的實際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將音樂歌曲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對歌曲的演唱技巧更好的把握。如在學習《勞動最光榮》時,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自己勞動時的感受,并將勞動的辛苦、勞動之后的滿足感帶入到歌曲中,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把握歌曲中的情感,也使學生對歌曲的節奏更好的體會。再如學習《紅眼睛綠眼睛》的時候,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描述一下生活中其對紅綠燈的印象,讓學生根據歌詞來認識紅綠燈,并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嚴格遵守紅綠燈的規則[3]。
在指導學生進行歌唱技巧學習時,需要加強與學生間的互通交流,使其與學生間的距離得以拉近,讓學生更好的進行互動教學,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如在指導學生演唱《小紅帽》時,可以讓學生扮演歌曲中的小紅帽、大灰狼、獵人,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歌曲練習中,并將《小紅帽》作為音樂背景進行情境教學,使學生更加感興趣,歌唱水平也得到提升,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歌唱的方法。再如學習《大鹿》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表演的方法帶領學生互動,讓學生扮演歌曲中的動物,通過音樂劇的方法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升,并體會歌曲中友情的力量。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是重要的內容,滿足新課程標準的實際需要。小學歌唱教學中,要提高教師的重視程度,通過多樣化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歌唱興趣與技巧,使學生把握歌唱的風格、特點等,進而實現理想的歌唱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