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陽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湖南邵陽 422000)
《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是畜牧獸醫專業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科目,該科目的教學主要以臨床操作為主,通過實踐操作來使學生掌握各種診療技術。所以,教師要以實踐教學模式為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模式和教育要求在不斷地變化,教師不能墨守成規、照本宣科,而是要學會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對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進而從根本上改善獸醫專業的教學質量。
在高職院校主要是以傳授學生各項專業技巧為主,與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傳授。尤其是在畜牧獸醫專業中,學生需要進行頻繁的臨床實踐,進而更深刻的了解獸醫知識和操作技術。其中,《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是需要實踐操作的一門科目,所以教師一定要采用實踐教學的模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具備專業的臨床技術,對學生日后的工作和就業有很大的幫助。
在傳統的畜牧獸醫專業中,常見的養殖對象往往是一些家禽,比如雞、鴨、豬、牛、羊等,這些動物的治療主要是以散發病例為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畜牧業也在不斷地進步,群發病逐漸成為常見的畜牧養殖病癥,為了確保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僅僅掌握診斷和治療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更高的綜合能力,比如疾病的診斷、治療、擴散分析、疫病防治等多個方面。所以,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基礎,加強綜合性機能的操作與運用,重視學生診斷和治療技術的培養。舉例說明,在傳統教學中,牛的聽診教學只包括聽診器的應用學習、消化道聽診學習、肺部聽診學習幾個方面。而現在需要學生了解牛靜態和動態狀態下的變化聽診,學習感受牛在不同藥劑下所產生的聽診變化,針對牛的實際情況來分析牛的病情并列出治療方案,將聽診體會整理成文字內容提交。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技術水平。
病情診斷和臨床治療是該科目必不可少的訓練內容,然而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性。例如,家牛相對溫和、家雞比較膽小。所以,為了使學生的專業技巧更加強大,要加強教學的實踐訓練,使學生了解不同家禽家畜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性。通常,學生需要訓練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學生的常規診斷技能培訓,讓學生對病畜進行實際的望聞問切;第二,通過糞便、分泌物等來了解動物的情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檢查設備和試驗材料;第三,加強藥劑調配、藥劑注射等操作的培訓,做到各個教學項目之間的有序交叉,使學生的日常學習更加豐富有效。
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就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必須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了解畜牧獸醫的意義和樂趣。在實踐教學中,由于需要進行動物的檢驗和治療,教學環境往往比較惡劣,尤其是解剖、糞便化驗等實踐教學內容不僅會導致學生感官上的不適,還會觸發學生的恐懼心理,進而使學生抵觸臨床診療技術的學習。為了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教師一定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段,先使學生了解畜牧獸醫專業的重要意義,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準備之后再開展實踐教學。例如,為學生播放一些以動物為題材的紀錄片或電影,增加學生對動物的情感和喜愛,從而減少學生對臨床試驗教學的排斥。
在現如今的高職院校教學中,知識教學只是教學基礎,還要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進而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使學生成為一個具備知識、能力、素養的現代人才。所以在《獸醫臨床診療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為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首先,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這是學生學習該科目的基礎,只有具備良好的操作能力才能開展后期的教學工作;其次,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再次,增強學生的組織管理和表達能力,這兩項能力用于病情的總結和記錄,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最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每個學生都要具備的能力,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才能促進畜牧獸醫事業的不斷進步。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而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高職畜牧獸醫專業中,《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教學需要注重臨床實踐,改善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將現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融入實踐教學之中,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
[1]馮剛,陳其云,胡天正,等.“嘗試教學法”在高職《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比較[J].獸醫導刊,2016,(18):256.
[2]張雷,張代濤,杜俊成,等.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探索[J].貴州畜牧獸醫,2016,(3):31-34.
[3]黃小佳,何春玫.提高高職院校《獸醫臨床診療技術》實訓教學效果的探討[J]. 輕工科技,2017,(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