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功民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工程系,廣西 柳州 545007)
為最大限度挖掘并利用FAP強大的通信功能和處理能力,進一步給移動核心網減負,文章提出一種基于家庭基站和Asterisk的分布式交換機制FA-DSM(Distributed Switching Mechanism based on Femtocell and Asterisk,基于家庭基站和Asterisk的分布式交換機制),使FAP成為移動通信網絡中的“PBX”。
FA-DSM的具體實現思路如下:通過在FAP中增加相應的功能模塊,使其具備實現呼叫接續、號碼翻譯、路由選擇以及IP交換等原屬于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動交換中心)的功能,而MSC的鑒權和加密、移動性管理等需要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歸屬位置寄存器)、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訪問位置寄存器)、AUC(Authentication Centre,鑒權中心)和 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設備識別寄存器)配合才能完成其它功能仍然依托其CN中的相應功能實體實現。據此思路構建的系統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模型
考慮到依托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因特網的語音通信,俗稱IP電話或因特網電話或IP語音)技術實現的IP-PBX(VoIP based PBX,基于IP語音的PBX)系統層出不窮和FA-DSM的橫向兼容性,在圖1所示的系統模型中加入了IP-PBX系統;圖中的CM(Call Manager,呼叫管理器)是其核心部件,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功能,而其交換功能主要依托CM所屬Ethernet(以太網)中的交換機和路由器實現。另外,圖 1中的 FGW-P(Femto GateWay for PSTN,PSTN中的家庭基站網關)和FGW-M(Femto GateWay for PLMN,PLMN中的家庭基站網關)分別表示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換電話網絡)和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陸地移動網絡)中的網關。
仔細分析圖1可知,由于能無縫兼容到原有的IP-PBX系統,此時可能發生的通信情境紛繁復雜。通信業務包括語音、數據乃至視頻,通信終端涉及到普通固定電話機、IP電話機、基于 PC(personal computer)的 Soft phone(軟件電話)等固定終端以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通信發生的范圍包括企業內部、企業分支機構、家居生活區、PLMN覆蓋區以及PSTN等區域內部或區域之間。為方便分析,并且僅從通信過程角度考量的話,完全可以忽略業務類型和終端之間的差異,即只需考慮通信雙方所處的位置即可,據此得出的通信過程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可能的通信過程一覽表
據統計,目前無線通信中50%的語音業務和70%的數據業務都發生在室內環境下;另據預測,在不遠的將來60%的語音業務和90%的數據業務將發生在如辦公室、家里、機場和學校等室內場所。因此,文章著重分析FA-DSM在家居區域中的應用。
(1)企業級應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信息化手段越來越先進,其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企業配置Ethernet、IP-PBX系統甚至IP呼叫中心等信息化設施也越來越普遍,再加上家庭基站產品的推廣和應用,此時企業的綜合信息平臺如圖2所示。在此平臺上加載FA-DSM之后,相當于組建了基于移動通信終端的“PBX”系統,繼而可以實現VPMN(Virtual Private Mobile Network,虛擬專用移動網,俗稱集團網)、集團彩鈴、手機短號等移動特色功能以及短信群發、無線傳真乃至移動狀態下進行的視頻會議等數據業務,在提高辦公效率的同時,由于其兼具“PBX”內部私有這一屬性,無疑將進一步降低辦公中的通信費用和信息化成本。同時,若進一步將企業職員家中的FAP也接入到該綜合平臺,則離UC(Unified Communications,統一通信)又近了一步。

圖2 企業級規模應用

圖3 家庭級應用
(2)家庭級應用。家庭級應用主要包括單位同事、學校同學、經常聯系的朋友、分散在各地的親人等常用聯系人之間的互聯,其系統結構和應用場景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此時各加載了FA-DSM的FAP相當于一臺小容量PBX,它們之間依托固定寬帶和Internet互聯,構成了一個虛擬PBX系統。其具體實現與圖2中企業分支機構之間的互聯類似,只是在企業應用中,為了保證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帶寬保障,通常由電信運營商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實現;而對于普通的家庭級應用而言,可以采用開源的OpenVPN技術實現,從而避免增加額外的成本和開支。
[1]Spyros Apostolakos,Apostolos Meliones,George Lykakis,Emmanuel Touloupis and Vassilis Vlagoulis,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Open Source IP-PBX/VoIP Gateway Multi-Core So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llel Programming,Vol.38,No.3-4,pp.288-302,Jun,2010.
[2]Jianfeng Zhu,Zhuang Li,Yuchun Ma,“Realization of Extended Functions of SIP-Based IP-PBX”,Proceedings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ETCS 2010),pp.488-490,Jan,2010.
[3]Sonaskar S.and Giripunje S.,“Voice Over Intranet Based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System Design”,2011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Computer Technology (ICECT 2011),Vol.6,pp.287-91,Jan.2011.
[4]Johann Márquez-Barja,Carlos T.Calafate,Juan-Carlos Cano,Pietro Manzoni,“An overview ofverticalhandovertechniques:Algorithms, protocolsandtools”,COMPUTER COMMUNICATIONS,Vol.34,No.8,pp.985-997,Jun,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