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
其實,真英雄何必問出處?但真發達了,很多人就要問出處,似乎才能顯示本非凡種。
2200年前,有一位宿遷漢子說出一句讓后人常常引用的話:富貴不回故鄉,就像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這個人是西楚霸王項羽。
這些日子,又一位宿遷人在重復富貴還鄉的故事,此人是京東的老板劉強東,他多年來回到宿遷老家給鄉親們發錢。近期他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其老家在湖南湘潭,太爺爺(曾祖父)那一輩因為政局的大變動而遷到了江蘇北部。他征求網友為他找確切的祖籍地。強東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其家族在湘潭時是劉氏鐘靈堂,并且加以說明,當年的湘潭縣區域遠大于今日。
一時間,網友和媒體——特別是湖南的媒體——紛紛出謀劃策或身體力行為劉強東尋祖。有人更是感嘆,果然富貴有種呀。湘潭這個地方,真是人杰地靈。前幾個月著名的導演馮小剛也是來到湘潭縣花石鎮尋到了族譜和祖墳。
有人問我怎么評價這事,我說“很好呀”!一個人認祖歸宗,顯親揚名是傳統的孝道呀。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是解決“我從哪里來”的終極問題。對劉強東去湘潭尋祖,必須點贊!而且從人性來說,男人發達了,娶嬌妻修祖墳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價值體現。劉強東從娶奶茶到去湘潭尋祖,正是忠實地遵循這條傳統路徑。
這幾天中,網上已有不少人(當然不排除有惡作劇的)說已經替劉強東找到了祖籍,說是在湘潭縣花石鎮茅屋灣,而立刻又有人否定這種說法。我估計當地的鄉鎮領導幾乎都在盼望劉強東的祖籍落在當地。
如果真如劉強東所言,他的家族是太爺爺(曾祖父)那一輩才遷徙到宿遷,那應該不難找到祖籍確切的村落。我曾經幫一位宜賓的李氏宗親找到了在湖南的根,他的祖上還是三百年前從湖廣寶慶府遷到四川的。
劉強東太爺爺遷到江蘇北部不過幾十年,地名的變遷并不大,他就不知道祖籍確切地。只有兩種可能,一種他家的家族傳統教育不夠,爺爺、父親不給強東說往事;二是有諱莫如深的原因,可能牽扯到政局巨變而對家族的傷害,所以長輩閉口不談。這種歷史問題宜粗不宜細,如果真被網友挖出強東祖上在上世紀中葉被迫害遠走他鄉,并被一些吃瓜群眾大加發揮,強東如何轉圜呀?
其實,真英雄何必問出處?但真發達了,很多人就要問出處,似乎才能顯示本非凡種。
舊上海的聞人杜月笙本是賣水果的,發跡后遇到一個問題:聲望日高,自己的出身卻平平,是不是得認個好祖宗給自己撐門面?于是,他籠絡一幫文人,替其翻歷史,從杜氏名人中海選了一批,如西晉大將杜預、唐代名相杜如晦、詩人杜甫等等備用。
仔細審看后,杜月笙嫌杜預年代太久遠,杜如晦的“晦”字不吉利,杜甫一生又太過窮酸,俱不滿意。后來還是國學大師章太炎親自出馬,為其“修訂家譜”,并“考證”出:“杜之先出帝堯。夏時有劉累,及周封于杜,為杜伯。其子濕叔,違難于周,適晉而為范氏,范氏支子在秦者復為劉,以啟漢家。故杜也、范也、劉也,皆同出也。杜氏在漢也,有御史大夫周,始自南陽徙茂陵。自是至唐世為先望。其八皆祖御史大夫?!?/p>
民國退位的總統黎元洪則讓秘書長為杜家宗祠題寫楹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明太祖朱元璋的胸襟就不一樣。他得了江山后,一開始也覺得自己放牛娃出身有點不好聽,想攀附一個高貴祖宗撐門面。原本朱元璋讓大朱熹當祖宗,可總是找不到稍微靠譜的證據。有一天,朱熹的故鄉有個小官求見,此人姓朱,朱元璋便問對方是否是朱熹后人,對方誠實地回答說“不是”。朱元璋忽然大悟:連一個小官都不肯亂認祖宗,自己貴為天子,卻絞盡腦汁給人當孫子,何必呢?從此,朱元璋開誠布公,以“淮右布衣”自居。
劉強東尋祖的帖子出來后,有人在跟帖上說湘潭和寧鄉毗鄰,強東家族沒準和寧鄉花明樓的劉公一族。真如果找人“考證”下去,真有這種可能??蓪姈|來說,又能意味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