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君
于丹老師對“和諧社會”的解讀是:“它絕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一定包括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地共同成長。”那“和諧課堂”又是什么樣子呢?循著于丹老師的思維軌跡,筆者認為“和諧課堂”即:教師運用文本的和諧——教師科學處理教材;師生之間的和諧——教師民主對待學生;生生之間的和諧——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
一、科學處理教材,是對文本本身和學生學習的尊重
作為教師,要本著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則,正確、合理地解讀文本,科學處理教材,做到尊重作者,尊重文本。解讀文本時,應該考慮整體性,即通過品詞析句的方式,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本的基本表達方法,并將讀寫結合融入進去,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水乳交融的關系。
筆者在教學《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課時,從課題入手,整體把握文本。首先緊扣題眼“信念”,引導學生學習是誰的信念,什么信念,學生通過瀏覽課文,一下便知是談遷的信念,是談遷從小立志編寫一部詳實可信的明史的信念。接著,關注題目中的“厄運”一詞,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直接描寫厄運的相關語句,并嘗試用一個詞來概括談遷遭受的厄運(書稿被盜),然后,話鋒一轉,書稿被盜就能稱之為厄運嗎?同學們丟過書嗎?(丟過)丟了書就能說是遭遇了厄運?(生搖頭)此時,學生把目光又一次投向了文本,找到了答案:“是因為談遷丟失的書稿太珍貴了,是他用一生的心血乃至生命完成的。”順勢讓學生找到描寫書稿珍貴的相關部分,最為突出的一部分在第一自然段,用了一系列具體的數字。引導學生通過數字來感受時間之長,修改次數之多,年歲之長,字數之多,路途之遙遠。從而體會書稿的來之不易。這樣的書稿被盜,談遷表現怎樣?引導學生抓住“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兩詞,體會談遷痛不欲生的心理。繼續往后讀文,出現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在大家都以為談遷向困難低頭的時候,談遷居然重新振作了起來,開始了二次編寫。繼續走入文本,抓關鍵詞句,進一步體會年老體弱的談遷進行二次編寫的極度艱難,從而映射出談遷堅忍不拔、與命運不屈抗爭的偉大形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發散:“古往今來,像談遷這樣不向命運低頭,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徐悲鴻、司馬遷、海倫·凱勒……)最后,進入文本最后一段,此時此刻,大家也一定從談遷的經歷中,或多或少悟到了一些什么,請將它簡單寫下來吧!練筆交流……
整節課,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能動狀態下,真正體現了教育的三大主張:讓學生熱愛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有效學習。這良好的學習效果來自于筆者對文本和學生學習的最大尊重,而尊重本身就是一種和諧。
二、民主對待學生,是對人的個體的尊重
(一)精心設計導課,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上課伊始,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激情與欲望是至關重要的。以《廬山的云霧》一課為例,課前,筆者了解過,全班沒有一個人去過廬山,對廬山可謂是知之甚少。問及他們所想,學生都提到了廬山的山怎樣,除了山還有些什么,在哪兒……于是,筆者圍繞學生所想,設計導語,想到學生雖沒去過廬山,但積累過不少描寫廬山的古詩,于是,就以“古詩”為切入點,調動其已有的知識儲備,設計了如下導語:
師:課下,老師跟大家聊天,知道同學們沒人去過廬山。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大家一定聽說過。實際上,了解認識一個地方,不一定非要親自去,它還有另處一條途徑,知道是什么嗎?
生:讀書。
師:反應真快!其實我們積累過很多古詩。
生:(生回憶,舉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生:蘇軾的《題西林壁》……
師:廬山是世界文化名山。(播放視頻并解說。)
一則導語,既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因素,又實現了積累與運用的有效整合。
(二)民主導學,為學生創設寬松、民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和氛圍
仍以《廬山的云霧》一課為例,學生帶著導課時獲得的情感體驗,走進文本。在讀文過程中梳理出兩大問題:(1)為什么要寫廬山的云霧?(2)廬山的云霧有何特點?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都有哪些姿態?學生通過讀書,知道了“籠罩在山頂的云霧像絨帽,纏繞在半山腰的云霧像玉帶”。筆者設計用板畫方式檢測,讓學生畫出這幾種姿態的云霧,大家都爭搶著上臺補畫,看著他們用畫筆表現理解,解讀文本,此刻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愉快的。學生對云霧位置的把握準確到位,不難看出他們對云霧立體的理解和感悟是多么精彩到位,筆者不禁為之感嘆,太美了。多么精彩的生成啊!然而,這一切精彩的創造者都是學生啊!而這一切,都源于教師對學生的高度信任與尊重,而信任與尊重本身就是師生之間的一種和諧。
三、生生之間的愉快合作,也能為課堂創造和諧氛圍
遇到獨學、互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要充分發揮群學,即小組的力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在組長帶領下,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大家群策群力,交流思想,思維碰撞,難題迎刃而解。
實踐證明,和諧是課堂教學的真諦。唯有和諧才有效率,才有品味,才有精彩,才有美麗,才有永恒的魅力。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