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蓮,一個半路出家的教師,通過多年來在教學工作中的不斷學習、實踐和探索,終于使自己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1981年初中畢業之后,馬愛蓮通過招工進入海原縣糧食系統做一名糧油質量檢驗員,然而她并不安于現狀,工作之余,她堅持自修高中課程,參加高中課程夜校補習班。經過三年不懈努力,她終于完成了高中階段全部課程的學習,通過自學考試拿到高中畢業證書。1986年她又通過不斷努力考取了寧夏糧食干部學校糧油檢驗與儲藏專業,離職進修了兩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取了中專文憑。
1996年,她調入寧夏華西希望學校,開始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涯。根據學校安排,多年來她先后擔任過小學自然、科學、綜合實踐、社會、思品等學科的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同時兼任著學校圖書管理、圖書借閱、閱覽室管理和電教工作。
一、良好的品德和個人修養是當一個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
馬愛蓮出生于一個教師家庭,她的母親一生從事教師職業,對她自幼悉心照料、嚴格要求。她的哥嫂、弟弟、弟媳和丈夫都是教師,加之她自幼多數時間住在學校的教工宿舍里,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她很早就熟悉了學校生活,熟悉了教師工作。她熱愛學校、熱愛教師職業、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一名思品教師,她深知思品學科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擔負著重要的育人職責。她始終堅持把教書與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她堅持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老師首先不做。任教的二十多年來,她處處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既樸素又莊重,處處給學生做表率。華西希望小學是一所移民學校,移民絕大多數來自于寧夏南部山區貧困的西海固和同心縣。多數學生家長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農民工,家庭條件很差。但她愛每一個孩子,關心每一位學生,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她在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戴紅領巾,定期洗澡,洗衣服,剪頭發,她每周利用課前幾分鐘定期檢查落實,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問題孩子,她便利用業余時間專門家訪。她認識自己任課班級的每一位學生,也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對那些家庭條件太差的學生,她自己掏錢給他們買校服,買鞋子,并親手給學生穿上,讓每一位學生干干凈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她經常自己花錢去文具店買一些學習用品,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頒發小獎品。
她關注留守兒童問題,曾與幾位老師一道進行了寧夏華西村留守兒童問題現狀調查,并撰寫了論文《移民地區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她經常在下午放學后把部分留守兒童組織到閱覽室,輔導孩子們做作業,復習當天課程或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她經常親自將年齡小的留守兒童送回家,并親手給他們做一頓飯。在雙休日節假日時,她經常帶一些課外書籍到留守兒童家中,并陪孩子們學習??吹叫l生狀況不好的孩子,她便幫他們洗手、洗頭、剪指甲、洗衣服、洗鋪蓋、整理房間,盡可能幫助他們,多給他們溫暖。
她關注單親家庭孩子的成長。王×是她從一年級一直帶到六年級的學生,這個孩子性格開朗、聰明好學,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到了三年級有一段時間她發現王×變得呆板、沉默寡言、孤獨、不合群,產生了厭學情緒。她找孩子談心方才了解到王×的父母離異,她隨母親生活。離異后父親對她不管不問,母親是出租車司機早出晚歸,顧不上照顧她,同學知道了她父母離婚的消息取笑她嫌棄她。因此她對學習漸漸失去了信心。好在馬老師家與她家離得很近,她便開始刻意關注這個孩子。平時上課她注意多提問王×,從各個方面去發現王×的優點加以表揚,努力幫助王×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放學后她帶王×一起回家,如果王×的媽媽還沒有回家,她便將孩子帶到自己家中,讓孩子在自己家吃飯并輔導孩子當天的課程和作業,既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又通過輔導課程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回了以往的自信。她把對王×的關注從小學一直持續到初中畢業,初中畢業后王×考入育才中學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今年高中畢業后也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她常常為王×的點滴進步高興,也深感孩子的成才是對老師付出最好的回報。
隨著搬遷到華西和眼界的開闊,小學生們慢慢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追求城市小青年的時髦和穿著打扮,有留長發和燙頭等現象。在課堂要求和私下談話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她將自己的長發剪成了短發,從此再也沒有燙過發,以此為學生做表率。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她所任課的班級學生再也沒有出現過儀容儀表不符合要求的情況。
1998年5月20日,華西村突發洪水,洪水淹沒了教師住宿的老學校。她利用自己家住在學校的方便條件,為無法就餐的十幾位老師和回不了家的十幾位同學做了一周飯,她搬出自己家的洗衣機,并組織幾位教師家屬,為被洪水淹沒房屋的老師們清洗被洪水浸泡的衣服和鋪蓋。
二、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是當優秀教師的前提條件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她利用自己管理圖書和在閱覽室辦公的有利條件,先后閱讀了大量的教師專業素養和學科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觀看了遠程教育設備傳輸的大量的教學示范觀摩課及專家點評,極大地開闊了自己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根據學校安排,她還先后參加了自治區教育廳在吳忠舉辦的新課程教學培訓班,寧夏教師培訓中心舉辦西夏區骨干教師培訓班和在成都舉辦的中小學心理健康培訓班。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她于2013年報考了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兩年中,先后系統學習了《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漢字文化常識》《文學概論》《教學設計》《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學習心理學》《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等課程,使自己的基礎理論更加系統,專業知識更加豐富。她擔任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的時間最長,但多年來她的思品課教學并不局限于本學科教學內容,她盡力將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相關的知識整合,并與當前的社會實際、當地的風土人情、學生在校表現以及相關學科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既增加了學科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學科知識的綜合素養。她還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舉辦朗誦比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成語故事比賽等,不定期地組織學生觀看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故事片、紀錄片等。她還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組織學生參觀當地旅游景點及一些種植養殖項目,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地的經濟情況、社會發展狀況,使學科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模式更加多樣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為此,她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endprint
三、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在美麗的鄉村,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二十多年,學校的青年教師走了一茬又一茬,而她依然在美麗的鄉村堅守著自己那份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信念。現年已經52周歲的馬愛蓮老師依然在鄉村教師崗位上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距離退休僅有三年時間,這個年齡的老教師大部分每周僅帶幾節考查課,但她不服老,在學校一線教師缺乏的情況下,除每周擔任五年級十節思品課教學外,還一個人負責學校圖書室的管理、圖書借閱和全校師生的閱覽工作。在學科教學工作方面,她與時俱進,絕不照本宣科,在認真備課的同時還制作了大量的課件,下載了大量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與歌曲,堅持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因此,她的課堂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深受學生歡迎。每節課,她還打印相關材料下發給學生,努力豐富學生的相關學科知識,課后布置一定量的練習題或要求學生撰寫一些調查報告,并認真批改。由于平時訓練扎實,因此,她的學科教學成績無論在學校期末考試還是在西夏區期末統考中一直名列前茅。
她不僅堅持搞好自己的學科教學工作,同時積極參加學科教研,在進行學科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撰寫了多篇教學心得。她所撰寫的論文《小議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獲銀川市論文評選二等獎,《電影片播放——小學社會課直觀教學的最好形式》發表在《當代教育》上,另外三篇《〈品德與社會〉與其他學科的知識整合》《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有機結合的教育研討》《大面積提高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課題研究報告》收錄在《西夏教研》上。
她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學科教學交流工作,堅持聽年輕教師的課,以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同時還經常邀請其他老師聽自己的課,幫助自己不斷改進教學工作。閑暇時經常到各學科教研組,與青年教師交流,幫助他們解決班主任工作和學科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下午放學后或節假日,她經常帶青年教師去家訪。
她喜歡攝影,購買了專業相機,平時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拍照,用于評價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種表現,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特別是六一兒童節大型文藝表演和捐資助學活動中義務拍照,為學校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
當前學科知識在不斷更新,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也在不斷更新,不學習就會落伍。因此,馬愛蓮老師始終堅持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以及新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因為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她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只有在學習探索中,才能讓自己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