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凡
摘 要:幼兒園晨間戶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體現了幼兒整體的精神面貌,晨間戶外活動作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項目,為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途徑。但是由于晨間戶外活動對于場地有著嚴格的要求,讓教師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產生了難題,正因為如此,更要求幼兒遵守規則,讓幼兒在有序的活動環境下進行晨間鍛煉。積極地探索幼兒的規則意識,依靠幼兒園的晨間戶外活動,提升幼兒的規則意識。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自主、快樂有序的戶外活動狀態,以此促進幼兒和諧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幼兒;戶外活動;規則意識
一、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重要性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里尤其要重視對幼兒規矩的教導,即規則意識的培養。缺乏規則意識的幼兒,他的行為行動往往是隨心所欲或無所適從的,只有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才能讓幼兒在有序的世界里自由快樂、健康成長,因此需要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二、戶外活動規則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幼兒自主設計規則
1.活動規則的商討制定
(1)生生商討
規則意識具有形象性和反復性的特點,而晨間戶外鍛煉就是讓幼兒在活動中隱性感知規則。幼兒的戶外鍛煉中,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重在幼兒自身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突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讓幼兒自主地開展活動。那么,這些規則又該如何制定呢?具體可以通過什么樣的形式進行呈現呢?
我們主張戶外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規則由幼兒制定,幼兒相互之間討論商量,得出結果,認為哪些是要改進的,哪些可以不用。這樣得出的規則是幼兒自己喜愛并愿意遵守的。
(2)師生商討
這種商討形式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完成,其教師主要引導、啟發幼兒展開討論,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幼兒正確的意見和建議。
2.活動規則的呈現形式
(1)圖示圖標
圖示圖標主要用來指示幼兒活動的方法、活動情節發展的提示、活動注意事項等。我們利用各種顏色鮮艷、具體形象的圖示標志在幼兒活動時對幼兒進行隱性的指導,以減少教師繁瑣的講解和提醒,并減少幼兒之間來自環境的矛盾沖突。例如:我們在滑梯處掛上一個正反面都有的紅色“停止開放”圖示,提醒幼兒下雨過后有積水,避開滑行;在攀巖處從下往上爬的地方貼上一個由下至上的圖標,以提醒幼兒防止倒爬,以免發生意外傷害。
(2)角色圖標
角色標志是用來幫助幼兒增強角色意識,更好地進行角色的分工和互動,促進活動的發展。例如:在戶外活動螞蟻運糧比賽中,教師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好地明確自己的隊列,分別給兩組幼兒系上了紅綠編繩。這樣幼兒就時刻明確自己是哪個隊的隊員,很好地解決了幼兒排隊管理的問題。
(二)幼兒自覺運用規則
1.利用三維空間暗示活動場地
環境是第三任老師,是一種幼兒樂于接受的教育力量,雖然環境不說話,但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間環境,積極發揮環境中隱藏的教育契機。
幼兒具有自己獨特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他們不喜歡硬性的說教,而是比較青睞用實物的方式理解事物。于是,地上的紅點點、樓梯口的小腳印、跑道上的線都成了孩子們戶外活動的形象標記圖。這些地上的圖形標記既形象又易于理解,既鮮艷又招人耳目,我們要有效地發揮它們的獨特作用。
2.有效選擇內容暗示活動場景
活動的內容決定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們在組織戶外活動時,是否能將現有的活動器材組織得趣味盎然、別出心裁呢?這就需要我們在內容的設計、組織上花些心思,讓幼兒對我們每天活動的內容都保持新鮮感。
三、戶外活動規則意識培養的成效與分析
(一)規則意識的培養,緩解了教師在戶外活動管理過程中的負荷
在規則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少了許多的“指示”與“干涉”,幼兒的自我約束、自我調控能力在與環境的互動中逐步提高,組織秩序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以往追逐嬉戲的現象少了,站著一動不動的現象沒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井然有序的活動場景。這一狀況的改善,使我們的教師徹底地從束縛中解脫出來,教師不再為以前的安全因素揪心,也不再為以前的混亂場面煩惱。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投入到活動的組織和幼兒的觀察記錄中去,使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充滿朝氣和生態。
(二)規則意識的培養,增強了幼兒體能的均衡發展
依托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養成,讓幼兒可以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游戲活動,積極地投入到幼兒喜愛的戶外活動里。同時,幼兒在開展戶外活動中,可以不斷地提高幼兒的活動量,讓幼兒掌握基礎的運動技能,這極大地增強了幼兒的體能發展和身體素質。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開展,幼兒的感冒咳嗽發病率減少了,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出勤率,幼兒的環境適應性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體會到,幼兒的思維變靈活了,反應也變敏捷了。
參考文獻:
[1]文淑.淺談戶外游戲活動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A].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C],2016.
[2]王薇.晨間鍛煉中大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43):191.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