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秀
摘 要: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教什么”“怎樣教”,“怎樣學”以及“學得怎樣”等問題。本文提出確定教學目標和優化教學環節兩大觀點,并進行論述
關鍵詞:教學目標;確定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設定應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出發,這樣既可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又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師生共同達到課時目標。那么,如何確定小學英語課的教學目標呢?
一、目標確立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抽象空泛,導向功能不足。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師的教案,有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等。”這樣的目標看似表達正確,實質上是抽象空泛的套話。用某一個學段的目標或總體目標,代替課時目標,對教學策略的選擇難以起導向作用,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更是不著邊際。
2.重點難點目標混雜,教學實效低下。如,五年級第九冊“Module 2 Unit 1”教材的目標語有“There are many sweets.There are many fruits,too.”(There be句型)和“This one is heavy.”本課雖有兩個目標語,但前一個句型在之前的教學中已有滲透,教師此時只需做好知識的遷移與鞏固即可,應把重點放在后一個句型的教學中。而某教師卻在這兩個目標語教學的達成上平均用力,導致了主次不分,重點不清。
3.只重知識技能目標,忽略隱性目標。在有些英語課上,教師的目光總是停留在某一知識點的教學上,反復圍著知識目標,只求學生能將知識點爛熟于心,而忽略了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教育的滲透。這樣的例子在實際的教學中屢見不鮮。如,某教師在講授第七冊“Module 4 Unit 1”時,教學目標設定為:①能聽、會說、會認讀單詞invent,paper,printing,print,important;②聽懂、會說、會讀“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printing/...Chinese people didnt invent...”教學步驟為:首先學習四大發明的單詞paper,printing,compass,power,接著由蔡倫、畢升的圖片引出Chinese people,然后教師出示一些有關發明的句子讓學生讀,并判斷是否是中國人的發明,如果不是的話,要求學生說出“Chinese people didnt invent...”,最后教師一一出示圖片,讓學生猜出是哪個國家的發明并說出“...people invented car/bike/pen/piano/plane.”整堂課沒有呈現文本,課堂活動用書里的練習也沒有完成,教學活動就是圍繞這幾個單詞和一個句子花了一節課的時間。
4.過程活動偏離目標,預設形同虛設。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領航者,教學過程則是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體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的現象。如,某教師在講授第十一冊“Module 10 Unit 1”時,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之一“能用一般將來時詢問對方要上的中學或談論自己將要上的中學”。其中一個教學活動是ntroduce some middle schools in Xiamen.把教學重心放在了解幾所中學的信息上,忽略了學生自由表達的活動,沒有達到一般將來時的句型訓練目標。
二、改進意見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依據英語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教師應從新課程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角度出發,考慮分析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點,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確定多維、立體的動態目標。具體地說,英語課堂教學目標主要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這三個方面。如,Unit 4ALets talk教學的句型是:Do you like?Yes,I do.No.Idont.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I like”這方面的話題的題材很廣泛,內容很豐富,學生喜歡講、有內容講,學習氛圍很活躍。于是,筆者決定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定位和設計這節課的教學目標:①知識目標:學生能聽、說、認讀句型(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What about?Ilikethem very much.),并能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要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②能力目標:牢固掌握本課句型,并能在生活交際中熟練地運用;③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主動表達自我情感、積極與人用英語交流的信心與態度。
(二)綜合設計,明確、優化教學目標
英語教學既要關注知識、能力,又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課時教學目標應依據教學內容所具有的獨特育人價值來制定,使目標更具體明確,更易于操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以總體課程目標為指導,系統分析,讓教學目標更有效。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出發,確定具體明確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的、可行的教學目標。
2.綜合設計,讓教學目標更明確,更具層次性。
(三)從學生認知差異出發設計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目標實施缺位
根據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原有基礎不同,設計教學目標時體現層次性,且提出分層的具體要求,以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們可以從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上體現分層教學原則:A層:切實掌握所學單詞、詞組及各語法項目,流利地背誦并表演所學的課文,能靈活掌握所學知識。B層:掌握所學單詞、詞組及語法項目,能模仿課文進行對話,背誦重點內容。C層:基本掌握所學的四會詞語、句型,能理解并朗讀課文。在具體的語言操作中,要求A層學生自己創設情境,自編對話并進行表演;B層學生背誦教師規定的課文,能用書上所提供的詞語做替換練習并進行對話;C層學生會讀和理解課文,能機械模仿交流、表演。另外在預習、表演、作業、拓展等方面都應體現分層教學觀念。
綜上所述,教學目標是指導課堂教學的導航儀,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所授教材的內容來靈活確定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實現英語教學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