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雯
摘 要:大班語言領域活動要以豐富多樣的語言活動為基礎,在培養幼兒語言學習興趣與能力的過程中,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從積極開展文學活動、聽說游戲活動、談話活動、講述活動等實踐中探究培養幼兒好奇心、自主性、自律性和獨立堅持等良好學習品質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大班;語言活動:學習品質
幼兒是學習和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園語言領域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領域。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應激發幼兒大膽表達的興趣和主動性,認真專注表達的態度,自主持續表達的堅持性和文明禮貌表達的良好習慣,即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這是《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規定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要達成的重要要求。如何在大班語言活動中發展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筆者在實踐中進行如下探索。
一、欣賞文學活動,激發好奇
文學活動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通過幼兒文學作品。圍繞適合幼兒認知范疇的散文、詩歌、童話、故事等內容,設計和組織相應的語言教育活動,這是幼兒早期語言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兒文學作品中優美的文學詞匯、生動的文學語境、有趣的情節可為幼兒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和語言認知,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兒文學作品中一般會有豐富的想象和吸引幼兒的故事情節,這些故事情節可有效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和興趣正是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表現。因此開展文學活動,能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
例如,幼兒散文欣賞活動中,我為大班幼兒呈現了《落葉》散文詩,旨在激發幼兒對詩中描繪的落葉現象的好奇心。本次活動的重點在于欣賞詩中運用“XX過來,把它當做XX”的句式,通過散文欣賞,感受詩歌中秋天落葉的優美意境。在活動開始初期,設疑引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問:“秋天來了,秋風吹落了樹葉,請小朋友想想、說說樹葉會落到哪里?可以當作什么?”接下來利用幼兒好奇的天性,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展開想象來猜測并表達。
活動中為激發幼兒興趣,我采取多種形式欣賞:第一次教師有表情地朗讀散文詩。第二次教師配樂朗讀。第三次展示掛圖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朗誦散文詩的興趣,其好奇心被有效激發,紛紛詢問:“老師,小動物把樹葉當作什么?”
在多形式學習詩歌后,教師問:“樹葉還會落在哪里?誰還會把樹葉當作什么呢?”激發小朋友展開大膽想象、續編一段好聽的詩歌的興趣和積極性。顯而易見,在此活動中,幼兒帶著好奇心學習,興趣濃厚,培養和激發了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二、開展聽說游戲,培養專注
相對于其他語言活動而言,幼兒對聽說游戲活動更感興趣,因為它的游戲的形式融合了“傾聽”和“表達”兩項要求,在引導幼兒對饒有興趣的話題內容傾聽中學會按一定語言規則進行表達,達到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目的。游戲過程中,幼兒必須聽得認真專注,才能理解游戲的語言內容與要求,并按照要求展開想象,主動表達,使游戲活動展開得生動活潑,并從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發展幼兒專注認真、主動性和遵守規則意識等良好學習品質。
例如,在大班聽說游戲“說相反”中,幼兒了解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后主動參與,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給予指導。由于“說相反”內容有趣,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大,而且采取了兩兩互動和分組的形式,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讓幼兒在大膽說中培養專注傾聽的習慣。我還為幼兒發放了小組記錄表,讓幼兒用圖示表記錄的形式,記下彼此之間圍繞“說相反”的游戲規則聽與說的內容,并談論自己的觀點、整理大家的發現,這使幼兒專注認真的學習品質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進行談話活動,促進自律
談話活動,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這種常用的語言形式,可促進幼兒專注傾聽和大膽表達的語言交流能力的提升。同時,談話活動是基于兩人或兩人以上圍繞話題進行交談,在這一過程中,對方會對另一方幼兒的語言表達做出反應,這種反應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對幼兒語言形式或者語言內容的評價。而為了獲得更好的評價或體驗,幼兒會進一步自律,以最佳方式獲取談話活動的最佳體驗。
例如,大班“故事大王籌備會”談話活動中,在幼兒積極參與接近尾聲時,教師鼓勵說:“你們想參加故事大王比賽嗎?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參賽的故事,一起來報名參賽吧!”就很自然地拓展出下次談話活動的話題“我來參賽”,從而再次激發幼兒大膽表達的愿望和積極性,從傳統意義上的被動說變成主動學。談話過程中,我發現幼兒都在不斷調整自己的談話方式,用自律行為改進了自身談話質量。這有效提升了幼兒的自律性,促進了幼兒學習品質的養成。
四、組織講述活動,引導獨立
講述活動,是幼兒語言活動的常用形式之一,包括故事講述、看圖講述和自由講述。講述活動不僅可以通過系統思考和闡釋,提升幼兒記憶力,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還可借助講述過程鍛煉幼兒心理素質,增強幼兒自我處理問題的獨立性和克服講述困難的堅持性等良好學習品質。
例如,大班故事講述“聰明的烏龜”活動中,教師將故事的開頭情節以旁白形式簡要帶過,活動重點落在烏龜與狐貍的對話情節上,然后請幼兒完整講述故事。在整個講述活動中,教師扮演了引導者角色,負責對幼兒活動做正確引導,鼓勵幼兒自行進行“聰明的烏龜”故事的講述:先各自獨立在小組內部講述,選出最佳者,再進行小組間交流展示。這個講述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幼兒獨立完成作品、解決問題的過程,幼兒獨立性得到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大班各種語言活動中的開展要著眼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進行組織和引領,使幼兒語言傾聽表達能力的培養與幼兒好奇心、興趣、專注性、自律性和獨立性等良好學習品質的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張璇.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的一些體會[J].考試周刊,2012(22):189.
[2]王怡然.大班幼兒學習品質培養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