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 要: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從幼兒的興趣、愛好、能力、水平出發,給幼兒提供更多自由活動的機會,有利于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更有利于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戶外體育;活動形式;活動資源
我們都知道,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在幼兒園的實際工作中,常常因為體育器械不足,場地有限,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計劃上,而真正的實際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卻得不到保證。怎樣有效利用身邊資源,讓體育活動活起來,教師就要做個有心人,因地制宜地善用、巧用身邊的資源,讓體育活動既貼近幼兒生活又能彰顯特色,充滿活力。
一、以課程理論為指導,優化幼兒每日“一小時”戶外體育活動,多種形式開展體育活動,多給幼兒一些自由的活動空間,使戶外體育活動更有特色
1.個體活動
教師根據當前目標的需要和幼兒的活動興趣提供環境,投入玩具和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活動。同時,教師亦注意在活動過程中觀察、指導幼兒,對于較長時間內一種或幾種行為練習的幼兒給予適當指導,以使幼兒通過個體的活動獲得發展。
2.小組活動
主要作用是滿足幼兒不同的活動興趣,照顧幼兒不同發展水平,有利于教師因人施教、個別給予身體鍛煉技能上的重點指導,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及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以傳授身體鍛煉的新知識、新技能為主,這些方面的知識技能適宜通過集體教育傳授給幼兒。
二、根據體育目標和已有器械,一物多用變廢為寶,豐富體育活動內容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是多樣變化的,而已有的器材往往會限制活動的豐富性。因此,為了使體育活動的內容多樣化,我們可以每學期和家長、孩子一起收集大量的廢舊材料,并把這些廢舊材料分類放在班級的資料區內,根據體育活動的目標、要求自制活動器械。由于制作材料來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們對器械感到親切,活動起來也更加投入。例如,老師把各種車輛的內外胎,通過清洗、涂色、編繩等,可以讓幼兒滾著玩、跳著玩、放在身上轉著玩,兩邊系上繩子可以蕩秋千;各種大小不同的飲料瓶裝上不同顏色的水,用繩子綁在小棍的兩頭,讓幼兒玩挑水,并排放在一起做障礙物讓幼兒練習跳躍,分散在場地上可以讓幼兒做走迷宮和穿樹林的游戲。這些廢舊材料制作的玩具,不但方便、經濟、環保,而且還能調動幼兒“發現”興趣,培養幼兒樸素的節儉意識,同時又可以以器材為媒介,培養幼兒積極主動的創造能力。
三、創設便于開展體育活動的環境,激發幼兒參加游戲的興趣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幼兒園活動場地,比如:利用墻邊、墻角做了玩沙角,在地磚地面鋪上橡膠地墊作為幼兒的跳躍區:在操場上規劃一塊多功能區埋設輪胎、鋪設鵝卵石小路和供幼兒休憩的大腳島;布置各種進行民間游戲的材料,使幼兒在活動時可以隨時取放,如風火輪、跳繩、大沙包、飲料桶;在室內走廊和戶外設計各種各樣的“跳房子”“圓圈、方格”供幼兒游戲;劃分走跑區、平衡區、投擲區、跳躍區、攀爬區和綜合區等。
四、廣泛收集一些積極健康、寓教于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民間游戲并做好分類整理
民間游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有其獨特的價值,成為幼兒園活動中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教育資源,而且簡便、易行、經濟、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內容廣泛而豐富。如幼兒離園、飯后、起床后。在各個環節中為幼兒準備一些和“翻繩”“捉猴”“找東南西北”“石頭、剪子、布”斗雞、炒黃豆、踢毽子、跳繩、滾鐵環、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擠油、老鼠籠、跳房子、抬花轎、揪尾巴等。
五、走出園門,親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徜徉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大自然是二十四小時向幼兒開放的教室”。我園地處城鄉接合處,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組織幼兒走出園門,觀察農民播種,幫農民拾谷穗,摘棉花,剝玉米皮,看機器收割稻麥等。同時,有計劃地利用季節的變換,分班組織幼兒進行不同的遠足活動,既讓幼兒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豐富了自然知識,又訓練了幼兒的耐力和合作精神。有時,我們還把活動的場地放在廣闊的田野里,讓孩子們利用天然的環境資源開展活動。如,我園西南側有一大塊田地,地里交錯有序的田埂、土溝、小樹林等,都成為孩子們開展體育活動和游戲的好地方。看到孩子們自由、快樂的活動情景,我們才會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孩子的天性,什么是自然的魅力,什么才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的偉大教育思想內涵。
總之,要想讓體育活動充滿活力,我們就要用心探索,因地制宜,利用身邊的資源,讓體育活動有效地激發幼兒體育興趣,促進幼兒走、跑、跳、投等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從文.孩子的健身良法[J].戶外活動(幼兒教育),2009(2).
[2]劉占蘭.幼兒科學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