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手段是順應時代的要求,而且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能極大的優化課堂教學,本文用筆者的實踐經驗,探索了信息化手段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中職 英語課堂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12-02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教學,可以優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改變中職生學習方式,構建信息化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課堂學習氛圍,掌握和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每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技能。
一、信息化教學的概念
張一春教授認為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他提出的定義在我國該研究領域中得到了普遍認可。他指出信息化教學模式明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強調協作學習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2]。
二、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
(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手段是順應時代的要求。
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育信息技術日漸成熟,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同時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頒布一系列文件落實和促進教育信息化。如: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鼓勵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備課授課、家校互動、網絡研修、指導學生學習等活動;鼓勵學生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預習、作業、自測、拓展閱讀、網絡選修課等學習活動,養成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服務的良好習慣[3]。2018年4月教育部關于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的通知中指出基本目標是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4]。因此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教師順應時代潮流在課堂教學中逐漸使用信息化手段,使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緊跟國家規劃有條不紊地推進,確保了國家整體教育改革的步調一致性。
(二)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的優勢。
1.合理利用移動終端,讓手機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智能手機在中職生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絕大部分學生時刻不離手機,即使上課要求上交手機,也免不了一部分學生上課偷偷玩手機。與其想方設法地限制他們使用手機,不如好好利用,發揮其優勢。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熟悉各種APP的操作,具備較高的信息化水平。讓移動終端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信息化能力,拓展智能手機的功能,使之不再局限于玩游戲、聊天。
2.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前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絕佳時機。教師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自主控制學習時間、地點和進度,由此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增加課堂容量,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效率。課堂教學因信息技術的介入使封閉的教學環境變得開放化,使固定的教學時間與內容變得靈活化,使單一的教學形式變得多元化,使學生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5]。教師依托在線學習平臺,設置各種類型的課堂活動,豐富學習內容,面對面的線下課堂教學和線上的網絡在線學習相結合,可以擴大教學容量,實現教學和學習形式的多樣化。
4.增強中職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網絡資源共享性使得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隨時隨地得到解決,從而可以緩解學習焦慮,降低畏難心理,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此外,信息化手段引入課堂,形式和內容都更為新穎,為每位學生提供了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5.信息化手段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難體驗情境的問題,把抽象的英語知識轉變成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三、中職英語課堂中信息化手段的運用
本文以外研社出版的國規教材《英語修訂版》第一冊Unit 5 Lets have fun!第二節課為例來探索信息化手段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一)課前自學。教師把生詞(action film, cartoon film, science fiction film, horror film, war film, romance film, comedy,literary film)、相關視聽材料和各類型電影精彩片段傳到APP或在線學習平臺,讓學生利用移動終端在課后靈活安排時間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課堂中因為教學時間有限,學生水平不同,導致部分學生識記單詞困難,發音錯誤不易糾正。學生借助詞匯學習軟件Quizlet,可以反復跟讀生詞,直至讀準、讀熟。這樣解決了傳統課堂上教師不能逐一為每位學生糾音的困難。而其學習、單詞卡、書寫、配對和測試這五大模塊可以讓學生完全學會詞匯并真正掌握詞匯,掃清了詞匯學習障礙。視聽材料較傳統的語音聽力材料更直觀、生動,更有吸引力,可以促進學生在課前就學會對話。把傳統課堂中的學習內容整合到課前,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學習任務,既避免了傳統課堂學習內容繁多、枯燥的弊端,又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形式多元化,過程性評價貫穿始終。信息化的課堂不再是“滿堂灌”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是“設計師”的角色。教師依托在線學習平臺可以創設如:連線題、選擇題、判斷題、問答題等活動,還可以在學習平臺提出問題、發起投票。例如,本節課教師在學習平臺發起投票:What kinds of films do you like best?學生用手機簽到后,教師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視頻吸引學生興趣,導入本節課主題。學生課前測試的詞匯反饋science fiction film和literary film這兩個生詞是難詞,因此教師專門設置了動畫游戲鞏固這兩個難詞。
接著進入對話學習,傳統的對話學習是教師帶讀、講解,學生跟讀、背誦。而在信息化教學中,學生課前已經通過學習軟件跟讀了對話內容,課堂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前對話的學習情況和引導學生談論個人喜好。教師讓學生用移動終端登入學習平臺,拖拽單詞補充完成對話,系統會實時評分,教師能馬上看到每位學生的完成情況,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適當調整課堂學習進度。同時,對于沒有提交的學生可以適時的提醒,這樣能保證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學會談論自己喜歡的電影。在談論前要求學生先完成學習平臺的關于八種類型電影的詞匯練習,并能將電影名歸屬相應的電影類型,如:將cartoon film連線Lion King。學生已在課前看過各個類型電影的精彩片段,這道連線題主要檢查學生能否分辨不同類型的電影,找出自己喜歡的電影類型。教師使用“搖一搖”功能,隨機搖出某些同學的名字,讓他/她用英文說出I like…film.這個句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突破重點。
在儲備了相關詞匯和具備了會話能力后,要為同學們喜歡的電影片段配音。根據課前的投票結果,大部分同學選擇cartoon film,因此本次課的難點是為Lion King精彩片段配音。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利用趣配音軟件,小組合作完成配音,并把配音作品上傳至學習平臺,課后教師和學生一起評選,選擇最佳作品。本環節既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以及看電影學英語的興趣,又確保了每位同學開口說英語的機會。
最后課堂鞏固環節,教師利用希沃課堂活動中的分組競爭,每小組派代表到一體機前完成該活動,課堂氣氛尤為活躍,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本節課重點詞匯,結束本節課學習內容。
(三)課后拓展。這個模塊主要是完成課后作業,本節課教師布置了三個任務:1.背記重點詞匯和對話;2.觀看教師發布的微課;3.從課前發布的八部電影精彩片段中選取一個電影片段配音,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并把完成的作業傳至學習平臺。教師布置的信息化作業,突破了傳統作業的單一形式,可以是圖片、音頻、PPT和視頻等。學生可以按照自身的英語學習情況來完成,能夠有效消除學生畏難的心理,增強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本節課內容僅僅只是對信息化手段在中職英語課堂中運用的初步探索,教師還可以借助藍墨云班課和超星在線學習平臺、微信和QQ等網絡社交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如:3D、AR、VR、彈幕等開展教學。
時代在進步,教育信息化手段越來越多,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提升自己信息化素養,挖掘更多、更好的信息化手段來優化、創新我們的英語課堂,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中職英語課堂學習中。
參考文獻:
[1]張一春.信息化教學設計實例精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2]張一春.如何理解信息化教學與教學信息化[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muav.html,2013-03-11
[3]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 http://www.ict.edu.cn/laws/new/n20160617_34574_2.shtml,2016-06-17
[4]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http://etc.hzu.edu.cn/2018/0420/c877a156035/page.htm,2018-4-20
[5]郝琪.信息技術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李淑馨(1978年11月-),女,福建福州人,漢族,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