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羽
【摘要】化學是我國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相關知識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將化學中的課本教學和實驗教學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學生才能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探究能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70-02
導言
高中化學學習對于一些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枯燥而不好理解。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化學學習。高中化學作為一門特殊的實驗性操作學科,注重的是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它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好化學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要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讓學生在化學實驗探索過程中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增強自身的探索精神,更好地學好高中化學知識。
一、利用生活化實驗教學,培養高中生的應用能力
化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師必須以生活中的例子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并積極與學生進行討論研究,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不同的化學物質,如鹽水,過氧化氫和堿性水來讓學生識別,然后讓學生找出這些藥物的特征。在識別藥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習化學的規律,而且通過實驗加深了對化學的理解。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化學學習方法。教師將生活中發現的有趣事物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將它們帶到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已不僅僅是理論知識,而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
二、倡導小組合作,探索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是我國新課程標準下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高中化學探究式實驗教學應結合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組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對于探究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分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獨立提出實驗問題,構建實驗課程,收集實驗信息材料,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地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的自主性開展。教師作為導師身份,及時進行指導和規范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
三、運用探究性實驗,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通過對實驗材料中各種原理的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應該考慮這種材料是否可以用其他類型的材料替代?“通過這些素材,還可以驗證出哪些知識與原理”等等。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探索知識,系統地整理和分析各種知識,了解他們的內部關系和規律,通過自己的整理,進行大膽的設想,通過自己獨特的見解對其進行梳理,可以充分的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拓展學生思維的維度與廣度,這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有積極的影響。
四、完善演示實驗,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化學教學本身不僅教會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且通過啟發,指導,探究等教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智力,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方法。對一些課堂演示實驗進行改進,使其更加綠色環保、簡單、可行,并且現象明顯。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濃硫酸的脫水性時,教材上用蔗糖脫水變成“黑面包”來體現濃硫酸的脫水性和強氧化性,操作簡單,現象明顯。但是隨反應產生大量有毒氣體SO2排放到教室里引起不適。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產生的氣體可能有哪些成分?如何驗證猜想?怎樣改進實驗才能減少污染更加環保?學生展開討論并積極思考,最后對改演示實驗進行了改進。在培養皿里裝適量NaOH溶液,并加幾滴酚酞,溶液變紅,把100mL 盛有蔗糖和濃硫酸的燒杯放在NaOH溶液里,在盛蔗糖的燒杯上罩一只250mL 的燒杯(NaOH溶液應封閉250ml 的燒杯下口),在大燒杯的內壁上粘貼用品紅溶液濕潤的濾紙條,觀察濃硫酸和蔗糖發生炭化反應時產生的SO2使紅色消退過程。同時SO2被NaOH溶液吸收,NaOH溶液顏色變淺。這種方法可以消除SO2 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可以通過現象證明反應后產生了SO2 。通過這種模式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可將學生帶入科學探索的情景中,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探索知識的興奮狀態,這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結論
在高中化學實驗課中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視是現階段教學的重點。教師必須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小龍.淺談高中化學如何進行有效教學[J].赤子(中旬),2014年03期
[2]許小平.優化高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策略[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