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更好的提升煤礦機電設備的操作與檢修的虛擬仿真現實環境的教學效果,通過云平臺借助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法,推動了本課程的又一次革新,本文就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的考核和評價進行改革,通過多年的試驗形成了“314”的課程考核和評價體系。“3”代表任務過程考核、職業素養考核、技能操作考核;“1” 代表創新能力考核;“4”代表校外專家評價、校內督導評價、校內學習者評價、校外學習者評價。由此可以多元全面地考核和評價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為其他課程的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 課程 考核 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247-01
2015年教育部提出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本課程以此為鍥機,著力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1-3],課程教學理念先進[4],教學方法科學[5],想要得到廣大學生、同行教師和專家、社會學習者、行業企業專家的好評和認可,必須更新和改革課程考核和評價體系。
一、學習者學習的考核辦法
學習者學習效果的考核采用“3+1”的考核評價體系,“3”主要為任務過程考核、職業素養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第一部分是學習者的出勤和執行任務的互動表現,第二部分是學習者技能操作流程的測驗和提交作業情況,第三部分是解決實際生產排除故障和安全生產的情況。“1”是創新能力考核,大學生參加校內外新大賽的成績,作為課程的拓展加分項計入大學生素質分中。其中技能操作考核選擇煤礦井下虛擬實訓互動平臺的初級技能考核,時間為20分鐘,準備時間10分鐘,技能操作考試共計30分鐘。根據煤礦井下采煤的操作順序和要求進行操作,要求考生在操作期間會排除出現的故障,系統會對操作錯誤的情況實時扣分,操作完畢后系統根據采煤量和操作錯誤情況自動給出考核成績。以此成績作為結課考核成績。
二、學習者學習成績評定方式
學生線下經過自評、互評、教師總評完成課堂學習效果的評價。創新大賽的成績作為課下職業素質拓展效果的評價,根據名次一等、二等、三等、優秀和參與情況,分別給予25分、20分、15分、10分和5分計入大學生拓展素質分值中。線上學習者學習成績評定方式采取百分制,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各占20%,第三部分技能考核占60%。這樣可以全面考核學習者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質量的效果評價
“4”指教學質量評價分四部分,具體有:
校外專家評價主要是企業人才需求定位,依據課程內容安排合理性,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情況,采用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效果,要求本課程的網絡教學課程除了向教師學生開放,也為企業培訓和社會學習者提供了方便,能把危險的現場培訓虛擬到課堂上,教學理念、方法和手段具備科學性和創新性。
校內督導評價主要是課程教學團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新穎性,與學生互動程度,要求教學過程重點突出,理論、虛擬結合實踐效果好;模擬仿真教學是否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校內學習者評價主要是校內教師和學生是否享受到網絡和虛擬現實技術,使學習場景如同游戲一般,以致“手機控”的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學習效果如何。團隊教學是否嚴謹,教師是否認真負責,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變。
校外學習者評價主要是線上網絡課程是否很好的解決企業培訓存在的礦井“難再現、多污染、不安全”的問題,對煤礦機電的校外教師和學生是否提供非常好的學習條件和基礎。 總之,調查顯示教學效果評價非常滿意占65%以上,滿意占35%以上。
四、總結
煤礦機電設備的操作與檢修的虛擬仿真現實環境的教學中,借助云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考核和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形成了“314”的考核和評價模式,這樣能夠從知識、能力、素質等多方面地考核和評價本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溫宇.S-ISAL教學方法的理論詮釋及運用[J].職教論壇,2016(20):70-74.
[2]王偉.基于云空間的教學模式創新的理論基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4):99-100.
[3]王希哲,崔萌.云服務支持下學習云空間的構建策略及系統實現[J].教育信息技術,2015(12):13-15+39.
[4]劉小忠,段怡.基于云平臺的“有機化學”微課開發與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3):44-47.
[5]張家錄,王曉萍.基于云空間的高校課程教學方法變革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2):73-76.
作者簡介:
劉月琴(1977-),女,內蒙古察右前期人,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工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教學的智能化與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