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治軍
人工智能的崛起催生了智慧財務的出現,且這一趨勢無法逆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應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堅持智慧財務理念,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促進業務財務融合,以彌補歷史“欠賬”。
1999年,為化解金融風險,國家相繼成立信達、華融、長城和東方等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自成立以來,我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肩負金融“消防隊”使命,為化解國家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幫助國有企業脫困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任務的完成,傳統存量不良資產日趨枯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迎來了商業化轉型。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活動,在促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中可以發揮業務引導、價格傳導等作用。然而,其財務管理水平與國際化金融集團相比,尚存在不小距離。隨著信息科技的進步及財務管理內外部環境的劇變,財務管理也面臨著新一輪的變革,資產管理公司能否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實現財務管理的成功轉型,值得研究探索。

隨著企業規模日益壯大,管控難度增加,財務管理的內涵不斷延伸,參謀助手作用逐步擴大到戰略管理、風險控制、資本市場行為等方面,財務管理職能得到豐富。新時期下,財務管理領域迎來新一輪劇變,新發明的財務機器人可以替代相當大部分程序化的財務工作,且準確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傳統的財務管理面臨危機。人工智能的崛起引領財務管理朝著智慧型方向發展,智慧財務必將成為未來財務管理的一大發展趨勢。
作為金融行業的一股重要力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成立伊始就肩負著重要使命,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內部管理上不斷自我革新,財務管理轉型也迫在眉睫。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時間短,發展歷史不長。與工業企業相比,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無實物產品流轉,亦無產供銷業務流程,核算方法相對單一,成本核算類工作相對不多,財務管理人員相對較少。
在政策性時期,財務管理目標側重于處置回收率和成本覆蓋率,財務管理方面的資源投入相對不足,基礎相對薄弱。商業化轉型后,監管需求和內部約束增加,資本約束、資產負債管理、預算管理、管理會計等方面的現實需求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挑戰,但相對薄弱的財務管理基礎這一現狀在短期內仍無法改變。
信息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會計信息化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初期并沒有得到大力推廣。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真正完成商業化轉型,進入資本市場后,會計信息化推進速度才有所加快。
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組織和業務處理流程進行重構,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需要大量的信息系統來支撐,并通過反復的測試和程序優化進行完善。目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大都開發出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管理會計系統、預算管理系統、合并報表系統用于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各系統、數據、流程卻沒有實現高效融合,在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中發揮的作用有限,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會計信息化仍需大力推進。
資產管理行業屬特殊的金融行業,突出表現在產品和業務的非標準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全牌照金融優勢,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客戶需求的差異化導致不斷創新交易結構和產品模式,而這些產品往往是非標準化的。非標準化的產品要求財務管理結合產品特點,穿透到產品本質,進而提供財務管理方案,避免企業陷入稅務、審計、監管風險當中。加上資產管理公司分子公司眾多,產品多樣化,集團化經營、產品和業務非標化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難度,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特殊性,監管部門一直將其視為重要的監管對象,加上國有企業背景和多樣化的投資者需求,造成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信息需求多樣化。僅依靠現有的財務、業務系統通常不能滿足多樣化的財務信息需求主體和需求內容,還需要借助手工財務,無形中增加了財務管理人力成本。如能通過信息系統實現財務數據的集成和挖掘,則可以大大提高上述工作的便利性,有效解決財務信息需求多樣化問題。
智慧財務理念先行
智慧財務指的是企業財務管理實現運營的智慧化,具有精準決策、高效支撐、集約服務、能力共享的特點。企業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開放式的移動互聯網模式、電子發票的大力推廣,滋生了智慧財務快速成長的土壤。
智慧財務與信息技術發展相伴而生,它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嫁接到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顛覆了傳統財務管理的工作方式,在降低財務作業成本、強化內部控制、提高整體運營效率等方面產生了令人驚嘆的成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這一發展趨勢,堅持樹立智慧財務理念,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包容、開放、共享、高效等特點,利用技術為財務管理服務,實現財務管理水平的彎道超車。
加快建立財務共享中心
財務共享中心的出現,解決了財務標準不一致、管控難度大等難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人才有限,管理要求高,財務共享中心則可以分流會計核算等基礎業務,將傳統的財務會計都從基礎業務中解脫出來,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能夠集中有限的財務人才力量向業務財務、戰略財務方面轉型,參與高附加值活動。同時,財務共享中心將所有的業務、財務信息集成起來,構建大數據中心,充分挖掘數據的信息含量,有利于實現財務精細化管控,推動財務管理轉型。
推進管理會計應用
面對人工智能的崛起,傳統的財務會計面臨淘汰,而精于理財、善于管理和決策的管理會計人才,將成為財會行業發展的趨勢,這也是近些年財政部大力推進管理會計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雖已建立管理會計系統,但發揮的作用有限,功能尚待進一步開發。必須通過管理會計系統的優化,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和模型,在業務經營和長期規劃上發揮作用,具體可利用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績效考評等系統對經營全過程進行管控,讓管理會計真正滲透到企業經營發展的方方面面,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促進業財融合
業務和財務是企業管理的最基本活動,兩者之間關系甚為密切,業務是財務生存的基礎,財務反映業務發展的成果,兩者對企業同樣重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不例外。業財融合是財務管理的追求目標,也是智慧財務的價值所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財務人員應該在產品設計、業務決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并前置到業務初端,通過財務人員的獨有視角,避免業務決策的財務失敗或無效,降低經營風險。在思想觀念、組織架構、業務操作、數據流等層面達成業務財務一體化,通過財務促進業務發展,實現業務財務高度融合,提升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