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白樺林居幼兒園 黃 鑫
春節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中國年是團圓的年,美酒佳肴還有年夜飯、包餃子、蒸年糕、年年有余……一個也不能少。
又是一年新年到,回想起小時候,總是盼過年,因為親友團聚十分熱鬧,而且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還有壓歲錢。從臘八盼到小年,再從小年盼到大年。現在,隨著時代變遷,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大魚大肉天天有,為防治空氣污染嚴禁放鞭炮,孩子們仿佛少了些期盼,年味也逐漸淡化了。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的中國春節,體會到過年的意義和團聚的喜悅,我搜集了一些有關年的文學作品、繪本故事、民間故事等,如《十二生肖》《幸福的大桌子》《美麗的新年》《灶王爺》《團圓》等。在和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在他們的心里對新年有著許多相同的感受,同時,也有一些不同的認識。因此,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我引導孩子們一起觀察著繪本中的每一幅精美的圖畫、欣賞著生動的語句、探討著有趣的情節。
繪本故事《團圓》里有著濃郁的年味,能帶給讀者真實的幸福感。這本書講的是過年的故事,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一個必須要和家人團聚的日子。要過年了,爸爸回家為家人帶來了快樂和溫暖,故事中的“我”享受爸爸特有的關愛,去高高的屋頂看龍燈,在湯圓里包入一枚好運硬幣……孩子們通過對繪本的閱讀和對故事的理解,透過精彩的畫面,感受到了一家人團圓的喜悅,同時也體會到了父女之間美好的親情。
借助故事中的描述,孩子們能聯想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并能夠在故事情節的激發下,積極地表達自己過新年時的喜悅、親朋齊聚時的溫馨、對父母親人的敬愛——有的孩子在滔滔不絕地講述過年時和爸爸媽媽一起堆雪人的情景;有的孩子在回憶自己和奶奶一起動手包餃子的開心故事;有的孩子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為大家介紹了自己家中別樣的新年趣事……大家參與討論的積極性非常高,并且能在聆聽中感受到不同生活環境下的美好與快樂。
通過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這些與新年有關的文學作品,不僅帶領孩子們對新年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豐富了知識經驗,還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對新年有了新的認識,從而產生期待——過年是個節日,但不僅僅只是一個節日,它是團聚、是思念、是希望、是祝福。
文學作品是我們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好的文學作品會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他們生活經驗較貧乏,欣賞水平較低,因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可見,組織幼兒進行文學作品欣賞活動的必要性。優秀的作品總是因其真實地反映生活,在生活美的基礎上提煉、創造出藝術美,從而使人在欣賞過程中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幼兒文學能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
我們可以通過好的文學作品從小培養孩子的美德,在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激發他們認識美、評價美的能力,提升他們的審美感受力、判斷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在欣賞美、感受美、理解美的同時,促進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情感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