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開發區軍山蒲潭幼兒園 陳 莎
設計意圖:《武士與龍》是一本關于“戰爭與和平”的繪本,也是一個關于“書”的故事。故事中沒有讓人劍拔弩張的緊張感,更多的是幽默、詼諧和溫馨。這個故事里,“書”是雙方合作的契機,是彼此成長的重要營養,也是最終達成合作、幸福生活的催化劑。大班的幼兒即將進入小學,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個故事讓他們感受到書本的魅力,獲知讀書的樂趣,從而展開或加深對書本的向往!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教學詳案[活動目標]1.對故事感興趣,體會故事中的詼諧、幽默和溫馨。

2.能連貫、有序地講述“準備比武”部分。3.能專注地閱讀圖書,并能根據圖書畫面猜想“比武”的結局。[活動準備]1.物品環境準備:繪本PPT一套,各種類型的繪本若干,自制書8套,繪本主要畫面KT板,黑板一塊,哭臉+笑臉。2.知識經驗準備:知道“武士”及其基本裝備、“龍”及其特長;有從書本中獲得信息的經歷。[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師:武士與龍要比武了,他們不知道該怎么比武。于是,武士從圖書館里借了一本書,學習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武士;龍從祖先留下來的書本里,找到了一本書,學習怎樣成為一條厲害的龍。二、閱讀繪本,理解故事。1.初步感知,閱讀繪本。幼兒分組看書。師: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武士?怎樣成為一條厲害的龍?2.重點理解,講述故事。師幼共讀,理解畫面內容。三、思考討論,感受結局。1.教師提問:如果武士與龍在一起比武,誰會贏?2.幼兒投票選擇結果,并嘗試給出理由。3.教師講述故事,師幼探討結局,感受故事的詼諧和溫馨。四、升華情感,提升經驗。師:為什么最后武士與龍開了一家餐廳?師:武士與龍通過繪本獲取了知識,感受了快樂。老師給小朋友們也準備了一些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請幼兒嘗試講述故事。小組討論,教師點撥;發揮特長,相互合作。[活動延伸]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后,可帶著小朋友(拿好已選擇的書)去圖書室看書;將《武士與龍》繪本投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幼兒閱讀。以繪本《武士與龍》為契機,動員家長豐富家庭圖書角,使其充分認識到書在幼小銜接及幼兒未來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反思:
教學活動結束后,我帶著孩子們拿著自己挑選的書來到了圖書室。有的孩子還在津津樂道地暢聊武士與龍在餐廳發生的事,有的孩子已經神閑氣定地走進了另外的故事里。他們或說笑、或沉靜,卻都被書籍所吸引著,我想,這就是繪本教學的意義所在吧!
繪本教學是我園的特色課程,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學習、思考和嘗試“什么是繪本教學?”在定下《武士與龍》這本繪本后,我就開始試著從各個角度去挖掘故事本身的價值:
1.書對人的直接作用:武士與龍都是從書本中獲得的秘訣(打敗對方、食譜、打造烤肉架)。
2.書對人的行為影響:因比武而開始的閱讀及實踐,最后卻因為對技能的“專注”而放棄比武,靠在一起閱讀,最終還合作發揮特長實踐——開餐廳。
3.書對人的情感功能:武士與龍放棄比武,最終生活得溫馨、平靜。在不斷挖掘故事價值后,我將活動劃分成四段:導入激趣——閱讀理解——思考討論——情感升華,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和感受,充分發展。
對于“如果武士與龍在一起比武,誰會贏?”這個問題,我的預設答案是武士贏或者龍贏,而投票的結果有近半數的孩子選擇了兩個都贏,這個結果令我大吃一驚,也許是出于對武士與龍的信心,也許是孩子們的反競爭意識……這也就提醒了我們,在進行活動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各種反應,并準備好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