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香榭蘭庭幼兒園 何海月
設計意圖:《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選自幼兒園語言領域教材,故事情節生動有趣,運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在一起的友好感情。利用幼兒既感興趣又貼近生活的題材進行引導,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活動中注重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之間發生的事情遷移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培養他們和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的品質。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教學詳案[活動目標]1.學會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2.感受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在一起的友好感情。[活動準備]電腦課件、flash動畫;牽牛花種子頭飾;人手一份折紙牽牛花。重點:體會和好朋友之間的友好感情。難點:理解故事的含義。圍繞故事內容制作的電腦課件能幫助孩子理解內容。[活動過程]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師:孩子們,你的好朋友都有誰?師:我認識一朵花,它有很多朋友,你們認識這朵花嗎?小結:長得像喇叭,也可以叫牽牛花。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和你們分享的故事是《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1.出示PPT1,了解蚯蚓對牽牛花的幫助之情。師:第一朵花會送給誰呢?師:為什么會把第一朵花送給蚯蚓呢?小結:小蚯蚓會在土里鉆來鉆去,這樣牽牛花的種子就會發芽。2.出示PPT2,了解小蝸牛對牽牛花的幫助之情。師:牽牛花滴滴嗒,又把美麗的牽牛花送給誰了呢?為什么送給它?3.出示PPT3,了解小鳥對牽牛花的幫助之情。師:牽牛花滴滴嗒,又把第三朵花又送給了誰?小鳥幫它做了什么?4.出示PPT4,了解牽牛花的其他好朋友師:又把哪些小動物吸引來了?師:我們把小手變成小喇叭,一起來滴滴嗒地吹一吹吧!5.出示PPT5,感受牽牛花的變化師:可是有一天,牽牛花怎么了?發生了什么變化?師:牽牛花要向朋友們告別了,告別是什么意思?(枯萎了,再也見不到了)6.出示PPT6,體會小動物們的焦急和幫助之情師:明年見不到牽牛花了,這可怎么辦呀?7.出示PPT7,再次感受牽牛花的變化師:在好朋友的幫助之下,牽牛花又發生了什么變化?8.出示PPT8,感受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之間的友好感情談話導入萌發幼兒興趣,為下面的內容開展做鋪墊。這一環節中,教師利用電腦課件,把故事的每一個細節呈現出來,在描述故事內的同時,啟發幼兒回答問題,激發幼兒大膽猜想。活動過程中,幼兒興趣高漲,注意力集中,理解速度加快。

師:牽牛花把小喇叭都送給了誰?好朋友們為牽牛花做了什么?小結:好朋友們在牽牛花開花、藤葉變黃和播種時做了很多事情,他們之間的友誼真深厚呀!三、flash動畫連播,完整復述故事(夸張、有感情)。教師根據flash動畫,有感情地完整復述故事,加深幼兒印象。師:我們再聽一遍,看看小蚯蚓、小蝸牛、小鳥是怎樣幫助牽牛花的?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是怎么友好相處的。四、總結提升。師:小蚯蚓幫牽牛花松土、小蝸牛幫牽牛花澆水,小鳥幫牽牛花攀上了籬笆,牽牛花很開心,送給每人一朵花。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升華:生活中你都幫助你的好朋友做過哪些事?想一想!師:你們都幫助小朋友們做了一件事,我比你們做的多……我有三件,有比我多的嗎?師:你們一定幫小朋友做了很多事,我們還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小結:你們真棒!幫助過這么多小朋友,你們都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獎勵你們每人一朵牽牛花吧!利用或歡快或悲傷的音樂把幼兒情緒引入其中,用重復的方式加深理解故事,體會牽牛花和朋友之間的感情。以比賽的形式呈現(中班的孩子具備競爭意識),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想一想自己是怎樣幫助別人的,讓孩子體會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指出:創設一個自由輕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流,體驗語言的樂趣。在《牽牛花和它的朋友們》教案設計中,注重給孩子一個自由的語言表達環境,讓孩子多觀察、多說。在活動中,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并使用了flash動畫,畫面童趣,結合故事內容,提問引導,層層遞進,孩子們的參與度和表達能力均有所提升。
語言故事在日常教學中經常出現,而如何啟發他們表達的意愿才是關鍵所在。本次活動中多媒體和動畫的使用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老師的肢體動作和有感情的語言深深牽動著孩子們的心。孩子們在觀察中習得、在語言表達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