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祥 李衛東 宋湘勤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 100875)
在競技體育中,排球運動對于運動員的反應速度與身體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而彈跳力則是身體素質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超強的彈跳力能夠幫助運動員占領空中優勢,從而更有利于掌控比賽的主動權。高中排球特長生機體各部分發育已趨于完善,肌肉力量可通過運動訓練迅速增長,教練員針對特長生的不同身體發育特點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對于提高特長生的彈跳力、促進其競技水平的提高尤為關鍵。
排球運動中力量因素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運動員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體現,力量越強表明抗阻能力越強。從力學角度分析排球起跳動作可以得出,人體在向上運動時是依靠身體上下肢與腰腹部肌肉收縮過程中所產生的力量來完成,力量產生的大小取決于肌肉收縮的程度。根據學生生理特點,運動訓練能夠使高中排球特長生的機體力量素質迅速增強,從而促使其彈跳力不斷提升。因此,由上下肢及腰腹所發出的力量是影響高中排球特長生彈跳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排球競賽中,運動員的移動速度非常快,快速移動也成為了排球比賽的一大特點。由于運動員的反應速度直接影響其動作速度,進而造成移動速度受到影響,所以運動員通過針對性訓練提高運動員的神經中樞興奮程度,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的反應速度,從而加強肌肉的收縮能力,促進運動員爆發力的激發,有效提高彈跳力。通過以上因素分析可見,高中排球特長生的彈跳力與速度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速度素質也是影響高中排球特長生彈跳力的重要因素。
通過對部分世界著名排球團隊訓練方法的調查,我們發現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不僅需要常規的技術訓練,更要注重對運動員力量素質的訓練。力量訓練的目的都是為了讓運動員肌纖維的質量得到提高,人體肌纖維分為紅肌與白肌兩種,兩種肌肉纖維分別加強人體的耐力和速度爆發力,二者相結合能夠有效加強人體肌肉對抗阻力的能力,但力量訓練也要講求科學,否則只會給肌體帶來損傷。增強高中特長生力量素質的訓練可分為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及上肢力量三方面:在進行下肢力量訓練時,教練員可安排進行蹲跳練習,或利用杠鈴作為負重物進行負重深蹲、負重半蹲的練習,通過提高特長生腿部伸縮力量來增加肌肉纖維的質量,從而增強下肢力量,同時,踝關節和腳弓的彈力訓練也是下肢力量訓練中重要一環,可采取負重提踵、花式跳繩等方式進行練習;在進行腰腹力量訓練時,應利用器材針對腰、腹、背等部位肌肉進行練習,如負重體前屈體、體側屈體以及轉體練習等。在進行上肢力量訓練時,可以利用啞鈴、杠鈴等輔助器材針對上肢肩關節以及關節周邊肌肉進行練習,如臥推、單臂提拉啞鈴、啞鈴飛鳥等。
運動員在排球場上的移動范圍較小,因此教練員應根據高中排球特長生的生理特點及訓練水平,針對于短距離彈跳力科學安排增強速度素質的訓練。增強高中特長生速度素質的訓練可分為起動速度、移動速度及擺臀速度三方面:首先應針對特長生起動速度能力安排訓練,可通過快速沖刺跑、跨步急停等相關練習對視覺、聽覺、觸覺等神經中樞不斷刺激,提升反應速度,進而提高起動速度。其次,要針對特長生移動速度能力安排訓練,由于運動員在賽場中可移動范圍較為局限,所以在訓練過程中適量安排短程沖刺、滑步與后退跑的相關訓練。最后,要針對特長生擺臀速度能力安排訓練,主要是通過發展運動員的肢體協調性與柔韌度兩方面進行練習,可以通過手腳相互配合練習、繩梯練習等提高特長生肢體協調性,通過坐位體前屈、壓腿練習等提高特長生軀體柔韌度。
總而言之,隨排球運動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競技排球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通過對高中排球特長生彈跳力影響因素展開分析,能夠幫助教練員有針對性地采取相對應的訓練方法及措施,保證特長生的彈跳力可以通過科學訓練得到快速提升,促進我國排球競技水平的提高,推動排球運動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