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玲
(渭南技師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教學法是決定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學法是一個由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組成的整體。它包括傳授職業態度和培養職業經驗等方面的專門的教學法。職業技術教育的對象、教學環境和普通教育都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教學法也有著明顯的區別。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對下面的幾種教學法作過一些探索和嘗試?,F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總結如下:
學生年齡較小,對學習和工作缺乏足夠的理性考慮,他們看不到英語的用場,覺得它枯燥,沒有興趣。職業學校學生的未來工作方向已基本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設施接近工作實際。利用這個特點開展現場教學,將有助于克服單純的書面教學和“滿堂灌”的缺陷,大大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如在教“Unit Three Basic Principles of Machining”中,提到了五種基本加工機床:Lather or turning machine,drilling or boring machine,milling machine,shaper or planer,and grinder。我帶學生去實習廠,到具體認識各種機床,把寫有機床英文名稱的紙條貼到機床上,讓學生記憶,后撕下紙條,讓學生按英文名稱去貼到機床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同時,對文章提到的The first four,referred to as the basic machine tools,are similar in that they use cutting tools that are sharpened to a predetermined shape,whereas,the cutting edges on a grinding wheel are not controlled。這在實習廠學生看了機床后,對磨床和其它機床的區別一目了然,這比在課堂上講直觀得多。
傳統的教學使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得不到充分發揮。競賽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潛能,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吸收知識。
作為競賽教學我首先將學生要分好組,如:GroupA GroupB或Boys and Girls或根據座位分為Group1 Group2 Group3 Group4 and so on.然后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上山,回答對的就可以在登山路徑上畫一面小旗,比賽結束后獲得旗最多的獲勝?;蛴煤喒P畫在黑板上畫一棵樹,回答對的就可以在樹上畫一個蘋果,比賽結束后,獲得蘋果最多的獲勝。
對獲勝的組我給予表揚,但對失敗的組我不批評責怪而是給以鼓勵,我常這么說:“This group wins,congratuations,but don’t be proud.This group comes on,you will do well next time.”
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差、底子薄、自卑等特點,教師應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對學生不歧視,上課提問多鼓勵,允許學生犯錯,這樣學生才能不怕犯錯誤,放開手腳,暢所欲言,積極投入學習。
在英語教學中須慎用評價語,尤其是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應溫和地說:“Don’t worry!You’ll do well next time,come on!”或者“You are so nervous.Do you want to do again?”老師一句鼓勵的話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隨著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形成,“頭腦風暴”法也被用于職業教育中?!邦^腦風暴”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地發表意見,而不需要為自己的觀點陳述原因,其他人也沒有必要對所陳述的觀點進行評價、討論或提出批評。這是一種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思想與觀點的討論方法。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將此教學法應用于導入部分或熱身部分,旨在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習積極性。如在講“Unit Nine Jobs”時,我先讓學生就題目展開討論,學生提出了找工作難、專業不對口、薪酬不高等一些問題,后為了引入課文我提出了“If you find a good job,how to keep it”。學生們更是積極,提出了愛崗敬業、不遲到、不早退、要能吃苦耐勞、要敢于創新、要和領導多溝通等一些想法。這些內容對講課文做了很好鋪墊且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交際互動法,是一種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學生應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教師必須改變單一知識傳授的角色,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探討,將課堂變為學生學習、認識、操練與運用語言的實踐場地,促使學生的課堂活動有效地達到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紤]到中職學校不少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較差,我結合課本,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語言交際內容做起,幫助學生克服自卑、自棄心理,合理搭配不同個性學生,形成有效的語言交流互動組合。
“教有法,但無定法”,職業教育教學法也應不斷地改革。現代靠熟練動作創造價值的勞動越來越多地被機械代替,職業勞動正在由體力勞動向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結合方向轉化,由動作技能向心智技能轉化,由藍領向白領跨越。培養出不斷開發自身潛能和適應勞動力市場變化的能力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因此,職業教育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1]梁正溜.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討[J].外語界,2004(3).
[2][美]馬斯洛,著,馬良誠,等譯.動機與人格[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