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安
(安慶日報,安徽 安慶 246000)
作為一名常年跑教育的媒體人,我認為,只有樹立鮮明的大教育、大宣傳的觀念,才能更好地貼近時代聲音,滿足群眾需求,擴大宣傳影響。
所謂“抬頭看天”,就是向著更高級別的媒體網站學習靠攏,時刻保證在大方向上與中央、省、市、區步調一致,時刻站在時代的最前沿。比如我在新聞撰寫的手法上一直以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教育報等媒體為參考坐標;在新聞審核上學習并借鑒了“安徽教育網”的QQ交流式改審制;在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上始終以國內外知名媒體的配圖為指導藍本,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所謂“俯身觀地”,就是指留心來自基層學校的低結構創新,將基層宣傳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及時地運用到全系統層面去推廣。比如迎江區華一小和華三小均開設了打破行政班,以走班自選課程的校本課程,鑒于我區即將在全區層面全面推行“校校有課程、班班有課程,人人有課程”,我們果斷地將兩校相關新聞放置要聞,以此引領全系統其他學校有所比照有所推進。所謂“左顧右盼”,指的是向國內兄弟縣區及相關學校學習經驗。我經常瀏覽如包河區、蜀山區教育體育局、淮北市教育局、清華附小、北京十一中以及安慶市其他縣區的教育局、市內一些名校如高琦小學的網站,目的是及時掌握同級別教育部門、名校的工作舉措加以借鑒。比如我們了解到北京十一中的校本課程改革在校長李希貴帶領下堪稱全國典范,為此我們也通過持續關注該校網站,積極謀劃本區的校本課程改革的專題報道。
構建教育的大宣傳格局,除了立足本網平臺加強報道的內涵建設好宣傳力度外,還應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和一盤棋的大局意識,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自覺支持宣傳思想戰線的工作。為此我局從內外兩個方面加以著力。對內主要是善于挖掘新聞亮點。我們定期、不定期地針對當前重點工作有意識地策劃專題報道,主動深入到各校一線,廣泛收集工作中的好作法、好經驗,及時掌握先進典型和工作亮點,大做宣傳文章;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與區委、區政府宣傳部門的聯絡和溝通,定期了解上級信息需求重點,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信息報送質量和采用率。比如2014年,迎江區有四項工作被區委政府列入區層面的重點工作,那么對這四項工作我們就經常組合基層做法形成推進式報道信息上報至政府部門,自然很容易被采用;對外主要是善于借助外力提升。我們確立了“立足區級,主攻市級,爭取省級,把握國家級”的外宣目標,切實加強與各級各類媒體的聯系和溝通,對好題材、新亮點適時主動地邀請上級各媒體來人實地采訪,千方百計地增加宣傳用稿量,切實提高宣傳質量、宣傳效果。我們的稿件除了在本網發布外,經過不同修改均同步發布到省、市教育網站以及安徽教育年鑒、安慶文明網、迎江區政府網站,同時憑借自身政務微博平臺,積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把握一切可以爭取的機會,最大能力最大維度地宣傳迎江教育,迎江教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不斷得到了提升。
在工作中,我們注重提高報道的“附加值”,及時把有價值的信息轉化為典型經驗、決策依據和工作部署,有力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和創新。一是注重將宣傳成果轉化為典型經驗。我們及時將一些好的工作做法轉化為鮮活的典型經驗。比如在教育綜合改革中,我區在“2+X”辦學評估、改革、探索無校籍管理”和“三環五步”課堂改革三個方面一度取得了新的進展,為此我們先后撰寫了《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迎江行動”》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迎江區馬年爭先》兩篇報道,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二是注重將宣傳成果轉化為決策依據。我們注重信息服務的前瞻性,圍繞全區教育工作難點、熱點、焦點、盲點等問題開展調研。比如隨著全區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年活動的收官,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擬在全系統范圍推進“一日常規”評比,考慮到僅憑單一的文件印發難以起到宣介實效,我們圍繞這項工作先后撰寫了《迎江區規范辦學將在管理細節上尋求新的突破》、《落實規范辦學:聚小節而成大器》和《我區規范辦學行為再敲“響鼓重錘”》等系列報道,先期打好宣傳輿論戰,既為決策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據,也讓各校對《迎江區中小學一日常規管理考核辦法(試行)》有了更為鮮明的認識。三是注重將宣傳成果轉化為工作部署。工作開展的好不好,從宣傳報道上就能反映出來,既要干得好,也要宣傳得好,這是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了解學校辦學工作的最直接、最透明方式。比如迎江區各校的開學典禮一度沒有被納入到開學檢查的考評項目之中,但2012年以來,隨著《健小:走“星光大道”做“有夢之人”》、《綠地實驗學校:開筆破蒙 啟智立志》等極具特色深度的報道,這讓我們開始有意識地思考特色化的開學典禮主題,為此一方面將其納入到開學檢查的考評項目之一,真正發揮了新聞宣傳對全區教育工作的指導作用。
[1]馬國祥.習近平新聞宣傳思想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的新理念[J].新聞界,2017(04).
[2]姜奇.創新新聞宣傳,不斷提升新聞宣傳報道的影響力[J].傳播與版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