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東
(廣東省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廣東 廣州 510000)
職業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職業教育當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技能是最關鍵的教學內容。而在會計相關專業的教學中,主要是針對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掌握會計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好的發展。然而,從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中的會計專業技能教學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阻礙,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取得理想的成果,從而影響學生未來的就業。
從當前我國職業院校中會計專業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缺乏實踐機會是影響學生會計技能培養的重要問題之一。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在于,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部分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中仍然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傳統教學中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與記憶,而忽略了理論知識在實踐活動中的應用,這樣一來,不僅使得課堂氛圍較為枯燥乏味,學生很難提起對學習的興趣,更嚴重的是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課程知識,而沒有進行主動的思考、探究,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對會計技能的培養造成阻礙。除此之外,目前部分職業院校中使用的設施設備較為陳舊,部分設備甚至已經無法使用,在實踐活動中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對實踐活動的開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職業教育實踐基地在職業院校的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實踐基地中,學生可以進行實踐模擬,通過模擬活動了解工作的流程,同時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然而,從目前職業院校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職業院校并沒有打造可供使用的實踐基地。學生在學校只是機械式地學習理論知識,沒有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當中,使得學生與企業對接后,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就業。眾所周知,企業對于財會人員十分看重,在企業的管理運營過程中,財會工作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因此,企業對于財會人員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如果職業院校學生不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工作當中,必然無法獲得企業的承認,給學生的職業生涯帶來極大阻礙。
從當前職業院校的會計教學來看,財務軟件較為陳舊同樣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并且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為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財務會計工作中,信息技術同樣被廣泛應用,有效提高了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給企業的運營管理帶來了極大幫助。目前,企業的財務會計中會應用到各式各樣不同的財務軟件,并且這些軟件還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因此,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一定要掌握財務軟件的應用,才能更好地開展自身工作。然而,在部分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中,卻存在財務軟件陳舊的情況。這樣一來,就使得學生所學知識無法跟上社會的發展節奏,喪失了職場上的競爭力。
要想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中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會計教學教材。從當前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方式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而完善教學教材的缺乏則會使得學生的知識出現斷層、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知識內容。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完善會計教學的教材,確保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完整性與合理性。眾所周知,會計技能的培養會涉及到多種知識的學習與結合應用,除了財會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外還包括了國家政策、地方政策以及市場現狀等。因此,教材內容的完善一定要從多個方面出發,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會計技能。除此之外,教材內容不僅要包含多種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增加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到理論知識是如何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自身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會計技能。
改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會計技能同樣有著巨大幫助。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目前會計專業的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會阻礙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一定要改善當前會計專業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同時還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以此在課堂上組織有針對性的課堂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從而激發學生對會計知識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打破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開展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培養主動尋找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組建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是提高學生會計技能的必由之路,教師自身職業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從當前我國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職業素質有所欠缺,部分教師雖然具備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然而對于新型財務軟件的應用以及不同市場的實際情況卻缺乏了解。因此,院校一定要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開展相關的講座和培訓,讓教師能夠接觸到新型的財務軟件以及較為先進的財務理論,并加強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習其他院校的優秀教學經驗,這樣才
能更好地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職業院校的教學中,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會計技能,還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優化現階段的評價考核機制。目前我國教育中,部分評價考核機制仍然是以應試分數為準,分數高代表優秀,分數低則代表差。誠然,應試分數的高低能夠看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卻不代表著學生整個學習狀況。特別是在職業院校的教學中,學生是否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一定要進一步優化當前的評價考核機制,才能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針對學生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鞏固會計技能。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作為我國現代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其教育質量的優劣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會計專業是職業教育中常見的專業之一,從當前會計專業的教學來看,一定要解決實踐機會匱乏、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不足、財務軟件陳舊這三個問題。而解決的方式可以從完善教學材料、改善教學模式、組建高素質師資隊伍以及優化評價考核機制這四個方面出發。通過這些工作可以進一步提高會計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取得更加優異的學習成績,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毛翠.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8):137-137.
[2]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等.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2):87-92.
[3]尹麗娜.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16(1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