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嵐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計劃隨著社會需求不斷改進,寫作作為這一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改進,目前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教學中仍以基礎性教學為主,教學抽象難懂,實訓平臺單一,寫作評價機制不完善,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
寫作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性課程,但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靠現階段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的基礎性教學是不能達到專業能力的培養要求的,且在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學生的基礎、特點及接觸的環境都不一樣,這也要求我們的寫作教學要與時俱進,且與學生的發展相適應。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中,寫作課程只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僅在大一進行基礎性學習,課時有限使得教授的知識有限,且很少與實訓相結合,因此,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在寫作課程的教學中應該建立一個長效機制,不僅使寫作能力的培養具有持續性,還使寫作的理論與實訓相結合。
長效的寫作教學機制分三步走,首先對于剛入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他們的基礎僅限于經過為高考作文訓練準備的模式化寫作,在進入漢語言文學專業首先基礎性階段是要擺脫寫作的思維定性模式和框架模板,一切歸零,重新定義認識寫作,深化寫作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寫作的文字基本功,且注重從初始階段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第二階段為寫作教學的專業技能實訓階段,開展寫作專項訓練,不同文體、不同風格、不同要求的寫作專項,比如應用型文體、新聞類文體、文學性文體等等,以使學生更全面的掌握寫作專項技能,廣泛的接觸各類形式為將來學生不同行業的就業打下理論和寫作基礎。再次第三階段是專業提高階段,這一階段也是學生文學素養培養的階段,加強對文學寫作的訓練,小說、詩歌、評論、戲劇、散文等等,提高專業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專業審美能力,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寫作人才,且通過畢業論文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綜合的提升和檢測,通過應用文的實訓考察學生寫作的應用能力。總之,為使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社會需求的標準應該建立寫作教學的長效機制,在四年的高等教學不間斷的訓練和提升學生的水平。
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課程開設歷史由來已久,寫作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且不同高校教學方法不同,探索的有效教學也不同,但在所有高校的教學方法中國有一個共通之處便是教學內容的抽象性,教學方法的枯燥性。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學生更多的領會內容而非被動接受,而要使學生更好的領會寫作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便要求教學方法做出改變,創新教學模式增強課程趣味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強課堂趣味一方面是創新教學模式將寫作知識趣味化,一方面是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首先,在對寫作理論知識及文學寫作部分的教學中,將有趣的典型的文學作品與理論相結合,寓教于情,賦予理論實際作品的色彩,使學生能直接的感受領悟到文學寫作的魅力,理解更加透徹,更能提升對寫作的興趣。其次,在寫作教學中,利用好現代技術,通過網絡技術多方位的展示寫作案例范式或是優秀寫作作品,可以直接的化抽象理論知識為具體,多角度的展示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寫作感知。教學手段的創新改進有利于使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更加直觀更加深入的領悟寫作,改變有利于減少自來生動趣味的教學遠比灌輸式的理論教學更加行之有效。
在長期以來的傳統寫作教學實訓中大多僅限于課堂教學,寫作實訓的平臺也僅限于課程,而要想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寫作平臺,使學生的專業水平在實訓中得到提升。寫作實踐平臺可以拓展到校園、社會,是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拓展。
建立寫作實踐多元化平臺,其一就課堂而言,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根據地,要合理安排教學課時理論與實訓的比例,合理掌控教學進度,課上課下都將寫作滲透其中,除此之外,寫作不僅僅存在與寫作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其他課程也會以寫作為基礎,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也應有意識的將寫作貫穿其中,時刻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意識;其二,就校園而言,積極組織并引導學生踴躍的參與校園實踐文化活動,如學校的文學組織,詩歌社團、征文比賽等,創辦一些文學刊物供學生參與發表,以此來拓展學生寫作的實踐平臺;其三就社會而言,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多關注社會,針對社會型=性實踐或欣慰,可以有意識的寫作評論,一方面增加寫作廣度,一方面提高寫作深度,也可爭取與相關單位建立實習基地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寫作實習機會,更加接近社會,為未來就業打下基礎。
對于學生寫作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是寫作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寫作評價機制是一種教學反饋機制,一方面可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的寫作水平,提高寫作積極性,改進寫作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科學合理的學生寫作評價機制包括學生成績測評機制及教師評價。首先,學生寫作成績測評中寫作考試考核要從傳統的識記型轉變為能力型,在考題的設置中要避免理論知識事記過多,導致學生臨時抱佛腳只注重理論,這不利于寫作能力的提升,在考核成績的設置中,不宜將卷面成績的比例加大,使得學生平時不重視該課程的學習,要提高平時考核成績的比例,使學生有意識的主動寫作。其次,教師對于學生寫作的評價也要不僅僅局限于期末考試,在平時課堂或課下的寫作練習中,教師要給予適中的鼓勵型、指導型評價,加強課堂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深化寫作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總之,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寫作能力需求越來越高,因此,高校應該探索有效的教學機制,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真正使學生成為專業的寫作人才,提高學生素質,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