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慧玲
摘 要: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有利于促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國有企業的落地。本文對國有企業實踐“第一種形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效加強“第一種形態”在國有企業運用的措施。
關鍵詞:企業;運用;“第一種形態”
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法。“四種形態”中, “第一種形態”是基礎和關鍵,也是第一道防線。
1 常態化規范化運用“第一種形態”實踐
2017年以來,梅州供電局把常態化規范化運用“第一種形態”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任務的有力抓手,緊緊圍繞落實“兩個責任”、“六大紀律”風險、作風建設情況、崗位廉潔風險等內容,督促各級黨組織通過全面談、重點談、交心談、精準談的形式,面向全體黨員和員工分層分類開展談心談話1.26萬人次、提醒談話42人、誡勉談話15人、談話函詢6人,促使30名同志主動交代問題,清退上繳違規金額31.1萬元,腐敗存量持續減少,增量得到有效遏制, 政治生態向善向好。
2 運用“第一種形態”存在的問題
1)主體責任不到位。把握運用好“第一種形態”是企業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所在,是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的具體體現。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黨組織對運用“第一種形態”的認識不清晰,對肩負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擔當,認為“第一種形態”是紀委的事,存在搞形式、走過場現象。
2)思想認識不統一。有的談話主體對“第一種形態”的精神實質和要求標準學習領會不深刻,政策把握不夠準確到位,對談話類型及適用情形一知半解,存在“不會談”的問題;有的談話對象心存抵觸,“不領情、不思過、不改正”。
3)談話的能力不足。有的談話主體談話的針對性不強,不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點中要害,往往泛泛而談, 沒有帶著感情開展談話,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有的談話主體怕得罪人、影響團結而“不愿談”;有的談話主體存在好人主義思想,缺乏直面問題的勇氣和不留情面的擔當,怕談話對象秋后算賬而“不敢談”。
3 國有企業運用“第一種形態”的對策思考
要運用好“第一種形態”,就要把功夫下在平時,通過對干部員工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從小處抓起、從日常抓起,始終扭住“常態”,讓員工處處受到規矩紀律的嚴格約束。
1)把壓實黨組織主體責任作為運用好“第一種形態”的重點工作。責任清工作才能明。“第一種形態”的落實,離不開企業黨委、紀委和各級黨組織,只有共同出力,營造氛圍,“咬耳扯袖”才能真正常態化,才能出效果。要緊緊圍繞“黨委抓總、紀委組織、支部落實”的總體思路,企業黨委做好統籌部署,班子成員帶頭,逐級推動談話教育層層落實。企業紀委履行監督責任,協助黨委開展談話教育工作,做好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并對談話中發現的問題線索認真開展調查核實。各級黨支部履行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的職責,真誠地對談話對象進行教育、提醒、溝通,真正體現嚴管厚愛。
2)把抓好學習宣貫作為運用“第一種形態”的思想基礎。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早教育、早警示、早糾正,把問題消化在未發之時,消除在萌芽狀態,防病于未然,才能真正實現管住大多數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護干部、挽救干部,實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最好效果,防止向后三種形態滑落。企業黨委要高度重視“第一種形態”運用的宣傳動員,多方聯動邀請地方紀委、監察委和檢察機關主要領導向廣大干部員工解讀“四種形態”的精神內涵,或邀請省委黨校的專家就正確把握“四種形態”等內容開展專題講座;結合黨支部 “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組織生活,對“第一種形態”進行廣泛宣貫引導,提高認識,增進信任。借助企業網站、微信平臺、樓宇電視、宣傳欄等多種載體,以制作宣傳片、發放宣傳手冊、舉辦知識測試等形式,大范圍、高頻度、深層次地進行宣傳,為“第一種形態”的運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把發現問題線索作為運用好“第一種形態”的有力抓手。實踐“第一種形態”實質就是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抓早抓小,做到早發現、早處置、防止錯誤小變大、單變雙。國有企業對員工行為的監督大多數依靠群眾舉報和上級紀委轉辦的信訪件,違紀線索來源較為單一,監督的范圍也比較狹窄。因此,企業黨委、紀委要充分發揮日常監督、信訪監督、紀律審查、巡視監督、內部審計、專項治理的作用,圍繞權力集中、信訪反映較多、違紀案件易發多發的領域建立“問題清單”。同時,開辟“互聯網+監督”工作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微信舉報平臺等渠道廣泛而深入地了解干部員工的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或收到的反映盯住不放,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各級黨支部處在日常監督的第一線,與干部接觸多、對情況了解深、要爭取第一時間發現員工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開展提醒教育。
4)把加強談話人才隊伍培養作為運用好“第一種形態”的本質要求。“第一種形態”的高質高效,離不一支集修養、水平、技巧、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談話教育是個細致活、技術活,簡單的批評教育是不夠的,談話主體既要有“直言不諱”的魄力,見事見人見物,也要有“巧妙”的方法,做到以黨性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首先,企業黨委、紀委要注重對談話主體開展談話技巧培訓,提升談話技能,學會“怎么談”。談話主體除了本身要政治過硬外,還得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然于胸,在談話時向談話對象宣貫黨和企業的政策制度,用嚴管厚愛的初心去感化談話對象,同時還得對崗位廉潔風險點做到心中有數、向談話對象分析業務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點,引導談話對象提高認識、端正態度,增強對組織的信任。其次,要方法得當,注意拿捏好分寸。談話主體在談話時要有針對性,帶著問題去談。談話前做好精心準備,對通過不同渠道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根據談話對象具體情況擬定談話提綱,做到談清問題癥結,談透解決思路,并及時注意了解談話對象的思想、工作情況,防止突發狀況。最后,要注重方式方法,提高談心談話質量。談話主體要講原則重感情,不能做老好人,搞一團和氣。要耐心細致、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在語言上不能簡單粗暴、盛氣凌人、夸大其詞, 要體現組織的關懷和幫助同志的真誠,表達善意提醒之情,讓談話對象相信組織,愿意向組織講清問題。
5)把加強監督檢查作為運用好“第一種形態”的重要保證。企業黨委、紀委要將各級黨組織運用“第一種形態”的工作納入黨建黨廉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與績效考核掛鉤。要堅持問責不手軟,對運用“第一種形態”搞形式、走過場的黨組織堅決予以通報批評;對該紅臉沒有紅臉導致“樹木”大病不治的要倒查追責、嚴肅處理,典型問題要通報曝光。對認識問題不深刻,整改落實不到位的,決不放過,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
正確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能最大限度教育、挽救、保護員工,同時有利于企業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引向深入,努力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助推企業全面從嚴管黨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陳江龍,落實“第一種形態”要防止幾個突出問題[J].黨風廉政建設,2016,6.
[2]師長青.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挺紀在前的理論創新和行動指南[J].中國紀檢監察,2015.19.
[3]張龍.國有企業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實踐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