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天津泰達綠化集團有限公司
與工業企業相比,園林綠化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出現的時間較短,市場進入門檻較低,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相對不高,加之主要提供的是社會公益性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經營風險相對較小,由此導致園林綠化企業法務管理體系建設總體上不太完善,有較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002年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國家重點企業開展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2004年國資委頒布《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每三年制定一個中央企業法制工作目標,在此推動下,中央企業及部分地方國有企業逐步建立了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打造出一批專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但園林綠化企業普遍規模體量較小,市場化程度較高,鮮有躋身央企和地方重要國企行列,在法律顧問制度的建立上普遍較為滯后,在企業規章制度、重要決策、業務合同法律審核制度的完善和落實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
除少數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外,大部分園林綠化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法務管理部門和法務管理崗位,無專職法務人員,也未聘任常年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顧問。與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外企和大型民營企業普遍設立法務部門相比,在法務機構建設的頂層設計上差距較大。
企業的營利性質和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負責人體制導致了企業法務的邊緣地位,經營管理層往往重業務、重經營、重效益,而對于服務、保障和參謀性質的法務管理、風險防范重視程度不高。事實證明,市場化程度越高、企業法人治理越完善的企業,法律風險意識就越高,經營管理層對合規管理、依法治企也越重視。而園林綠化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制度保障、機構設置和領導重視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園林綠化企業法務人員隊伍的建設,法務人員的專業基礎、履職能力、崗位經驗與依法治企的要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薪酬待遇和職業成就感滿意度較低,導致企業忠誠度不高,人員流動性較大。企業法務人員職務、職稱、職級定位的不準確,也嚴重影響了崗位成長的可持續性和人員的穩定性。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方略,十九大報告中又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明確列為十四條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企業作為基本社會單元和市場主體,是推行依法治國的微觀基礎。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依法決策、依法競爭、依法發展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依法治企也成為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必由之路。
隨著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園林綠化企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資質的取消,加劇了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在現階段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市場需求約束增強,經營壓力和管理難度不斷加大,園林綠化企業面臨的法律環境也更加復雜。因此,嚴格落實依法治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務管理體系,是園林綠化企業適應新常態、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的根本要求。
鑒于上述分析,園林綠化企業法務管理體系基礎薄弱,其建立完善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因此,要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依法治企的基礎是治企有法。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對企業法務管理提出的要求,園林綠化企業要加強制度流程頂層設計,全面落實企業制度、合同、重大決策法律審核制度,進一步健全包括通用制度、統一合同文本、訴訟案件處置指南及招投標法律保障手冊等在內的管理模板體系,加快構建更加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強化企業內控管理流程規范,提升法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加強風險管控頂層設計,從經營管理全過程風險防范管理的角度,推動法務管理與企業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運用法治思維推進企業改革發展,切實依法合規經營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重點強化法人治理、重大決策、重點項目和關鍵環節的法律參與,有效發揮法務管理體系效能價值。
園林綠化企業應完善法務管理組織機構建設,建立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或首席法務官制度,設置專職法務部門,明確其職權責任以及與企業經營管理層和其他職能業務部門的關系;聘請專業資深的律師事務所作為企業常年法律顧問機構,在企業法律咨詢、法務培訓、風險防范、項目談判、訴訟代理等方面充分發揮其作用;進一步鞏固充實包括企業法律顧問、法務專職人員、外聘律師在內的法律服務團隊,形成內外配合、專業高效、執行有力的企業法務人員隊伍,為提升園林綠化企業法務管理水平奠定人才基礎;實施企業法務人員崗位評級制度,建立企業法務人員崗位技能提升和繼續教育機制,暢通企業法務人員專業晉升通道,從薪酬待遇、能力提升、職業發展角度為企業法務人員履職盡責提供有效保障。
首先要加強園林綠化企業負責人和經營管理層的法治教育,有效發揮其在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推進依法治企中的關鍵作用,企業負責人和經營管理層應帶頭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堅決摒棄重經營輕管理、重結果輕過程、重效率輕程序的價值導向,堅決摒棄盲目崇尚權力的“人治”觀念,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切實依法開展經營管理。其次要在園林綠化企業員工中大力宣傳以守法合規為榮、以違法違規為恥的價值觀,使依法治企、合法經營、誠實守信的理念入腦入心,提升全員整體法律素質,樹立務實誠信的企業形象。
通常,法務管理人員在企業中扮演的是“防火墻”和“滅火器”的角色,以被動應對、事后處置為主。園林綠化企業要想充分發揮法務管理體系的作用,就應從改變這一狀況入手,創新法務管理模式,變被動為主動,注重事前預警和事中控制,更好地發揮監督管理和咨詢服務職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戰略性、前瞻性的法務支持,例如知識產權體系的布局管理、業務創新和市場開拓的調研建議、潛在風險的預判與評估、資本運作的決策分析、資源配置的優化部署等,積極主動地為企業保障利益、創造價值。
全面落實依法治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和法務管理體系,已經成為新形勢下企業管理的新常態。園林綠化企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只有大力推進法治建設,不斷提升經營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風險,提高經營效益和管理績效,避免因違法違規造成的利益與聲譽損失,從而更好地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創造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為國家創造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為實現這一目標,園林綠化企業要清醒地認識自身法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的放矢,統籌規劃,多措并舉,逐步建立起系統完備、運行有效、保障有力的企業法務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