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 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他們所有的日常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預算工作,尤其是隨著全面預算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廣泛實施以來,其地位越來越重要。全面與預算管理以一種整理優化資源的模式發展,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行政單位的辦事效率,并促進單位實現全面發展的戰略。但是,在實際用作過程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單位全員預算不足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各大行政事業單位都在思考著如何應對與解決。
首先,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就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充分考慮內外經濟因素的條件下,站在全局戰略的高度對單位某一期間的經濟活動作出的同意規劃、安排。預算工作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在戰略目標管理以及資源是否合理配置方面扮演著主要角色,這對于提升其管理水平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在全面預算推進過程當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1)各單位的思想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目標的定位也不太合理,這樣全面預算的目標性作用就很難體現,單位內部的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過關,有關預算的各個環節還有待完善。(2)財務人員編制預算的方法跟不上時代,在切實落實預算的執行力不夠強,不懂得變通,監督考核體制的欠缺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就使得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造成了極大困難。
其次,實施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了達成某項目標而涉及到具體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內部控制只是一種管理工具,并不能解決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因此,建設全面預算體系需要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該體系的不斷完善可以使很多問題得到解決。
行政事業單位的組成一般是上級主管領導機構、常委會以及監督部門,并且有著一套獨特的內部決策的方法。在管理其單位時就必須做到雙方的權責明確,雙方可進行約束。在推進全面預算管理時,設立預算管理委員會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其地位起著決定性的地位,發揮著綜合型領導、協調管理的作用。其下面所屬的預算管理的各個職能部門是專門處理一些與預算相關的日常管理事務,這些處理是一經發現立刻處理,刻不容緩。針對各個部門所提出的預算方案首先要進行初步的審查,然后進行匯編,和與預算工作相關的有關部門通過明確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再次進行內部的控制。其次,控制預算最后是必須通過一些責任制考核的,要有相對獨立的內部社和部門對預算結果進行評價。其中,內部審核部門通常都是決策部門。這一系列措施都是在確保預算合理并且相關責任方對于預算控制掌握一定的技能。
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目標體系體現了本單位發展的戰略,主要包括經濟指標與非經濟指標兩項內容。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預算目標時需要考慮內外部環境因素,為避免方向性錯誤的出現。在制定預算目標時,不可好高騖遠,這樣不但會打擊團隊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信心,并且達成此目標的可能性太小;但在制定預算目標時,也不可將目標制定得過低,這樣雖然團隊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會被打擊但是也會被降低,并且降低了自己團隊的水準,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制定目標是可以分成大目標與小目標,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最后構成了整個大目標,逐級分配目標分配到各個部門的每個員工身上,使經濟指標與非經濟指標相輔相成。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并且有助于單位整體的發展。預算目標制定的同事還需注意要把全面預算目標體系融入到內部控制體系當中。
所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在推進全面預算管理時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考核制度,制定獎懲制度,以及效績管理辦法。為了切實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應將其納入單位效績考核體系中來。并且行政單位在完成一個預算年度之后,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出具評價報告,這份報告中要給出內部控制的不足和需要修改的地方的意見,同事也當將其做得好的方面進行表揚以此激勵員工。同時,獎懲制度應執行,一些員工的不恰當行為造成的損失應當按照單位的規定追究其責任,對于對單位作出貢獻的員工應當給予適當獎勵,以此來調動全員參與預算控制的積極性,并且使得預算控制體系保持優良的運作。行政事業單位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獎懲制度以及績效管理辦法能夠推進單位的發展并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很好的提高。
綜上所述,政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實際上就是內部控制的具體實施,全面預算工作的落實做好,促使內部控制的建設有良好的實施策略,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因此,要充分地利用預算控制,完善內部建設,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行政事業單位制定良好的相關制度可使預算工作的進行更加流暢,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預算工作的效率。興盛實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策略的實施可助力預算工作穩定并且高效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