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文 丁如夢 張阿鳳
農村改革不斷進行,出現了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經營主體,經營規模也不斷擴大。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由于土地經營需要支付生產成本,購買生產設備,擴大規模經營時還需要需支付流轉租金,因此存在大量的資金需求。由于農村信用體系不完善,信貸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為解決小農戶貸款難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然而因為農民把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新的經營主體后,新的經營主體也只能把土地的經營權抵押給金融機構,獲取抵押資金。由于相關金融機構抵押的額度和價值都是有限的,權屬界定也不清晰明確,一旦出現風險雙方容易產生爭議,這使得許多經營主體經營土地在資金籌措與資金使用方面受限,難以大規模地使用土地,使與土地相關的產業集約化。
我國農村土地分布不均,農戶經營分散,各家各戶無法聯合大型農業生產設備、也無法集中生產,使土地生產力低下,競爭力不強,農民增收受限。雖然目前我國家庭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已經分離,經營權流轉已經取得初步成,其中耕地流轉面積達到了4.6億畝,約占承包地的1/3。但仍存在許多土地閑置,還有大量的荒地等待開發。
由于城市務工機會多,大量勞動力遠離農村,進城務工,基本或完全脫離農業,2億多承包農戶獨立經營,無法規?;B片發展。在此形勢下,放活土地經營權,使新型土地經營權可以通過轉讓合同獲得土地的經營權,擁有大量耕種土地便可以實現規模經營,獲取規模效益。但目前雖然“三權分置”在實踐中仍遇到諸多難題,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并不完善,工商資本進入安全和風險防范機制也有待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出現糾紛問題,造成農村土地資源難以優化配置。再者,我國農業技術裝備落后于發達國家,要進行技術裝備升級,在大規模經營的前提下實現生產經營的集約化、組織化、專業化、社會化程度,使農業競爭力增強,走中國特色農業發展道路。
土地“三權分置”是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農戶承包經營權之上設立一個新的土地經營權權利由實際經營主體享有。土地的經營權與集體的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同時運行,共同構成三個權利人對農用地的權利內容。農戶擁有土地經營權,或轉讓獲取收益,或抵押得到金融機構的貸款用于農業生產。若農民將從轉讓土地經營權獲得的收益少于自己耕種土地的收益,則不會將經營權轉讓他人。由于農村信貸市場不完善,農民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任存在問題,后續的風險防控機制也未完全建立,再加上農民自身對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缺乏認識和了解,許多村莊未將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作為重要一課進行細致的宣傳和講解,所以很多農民很難將土地經營權轉化為資金利用。
在土地轉讓過程中,經營權在抵押時不僅需要完備的法律基礎的支撐,也需要有完善的配套制度來保障,而我國目前相關的保障配套制度仍不夠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需要健全。土地流轉之后農戶的生活保障和權益維護是關乎農業民生的大問題。我國目前農村社保福利較低,和土地經營權抵押相配套的農業保險覆蓋力度不大,這不僅導致了農戶參保的意愿下降,也導致了土地抵押融資的風險上升不足。目前的風險調控機制并不健全,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由于我國土地分散不均,各家各戶都是獨立生產,而單家獨戶生產難以實現規?;a,獲得規模效益?!叭龣喾种谩鼻『媒鉀Q了這個問題,是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一次前進。“三權分置”順應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時代要求,為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開辟了新路徑。
農村土地制度的不斷變革,推進農業更快走現代化,許多城市工商資本把投資方向瞄向了農業領域。工商資本進入農村無疑會為農村發展注入活力,解決農民籌資難、融資難的問題。但是工商資本進入農村最大的問題在于資金安全。國家需要對工商企業進入農業領域進行安全排查和風險防控在,在保障經營主體租賃農戶承包資金安全的同時,防范風險,確保農民的利益不受損,促進更多工商資本進入農村,實現雙贏。
美國的大農場經營式以家庭的經營決策為基礎,與農業和農村發展相關的法律體系也相對完整健全。美國通過土地集中連片生產,采用大機械化生產模式,堅持家庭承包經營,使土地經營規模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農業產業規?;I化。種植區域集中,農業和其他產業協同發展,從而促進農業的發展。
日本政府對農業發展的政策幫扶包括制定專門法規、增加科研投入、加強農民教育和優化經濟金融制度安排等多個方面。日本在穩定家庭經營的基礎上,不斷整合農業用地整合程度,使原本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便于大型機器耕作農作物,減少勞動力投入,節約成本。整合零散土地,讓企業積極參與農業,推進農業市場自由化。
“三權分置”是中國農村改革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在各類經營主體間流轉,小農戶可以選擇將經營權轉讓或者抵押,而經營權在各類經營主體或者金融機構的手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帶來更大的效益,更加促進了農業的現代化。健全農地管理制度體系,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政府應該鼓勵農民積極創造,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并將其成熟經驗推廣,加強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監管,完善金融風險調控機制。加強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補貼力度,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加積極投入到“三權分置”的改革實踐中。健全促進適度規模經濟發展的政策,充分發揮農村合作社的作用。新形勢下要求我們積極探索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在實踐中為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為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制度基礎。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與建議助推目前“三權分置”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於忠祥.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重大問題[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
[2]袁芳.日本農業現代化的經驗與啟示[J].企業導報,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