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杰瓊
上市公司作為企業中的精英,是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不斷加深,上市逐漸成為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這種現象也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各企業對銀行和金融事業的依賴,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建設能力。我國高速的經濟發展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快速發展,但是同時也會帶來各種財務風險,這就要求上市公司要提高自身決策的效益性,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使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
狹義的財務風險可以簡單定義為財務損失的不確定性。而廣義的財務風險定義指的是除了這種不確定性的損失外,還應該包括不確定性的盈利,這種觀點認為風險和機遇是并存的,給企業帶來危險的同時,也會為企業帶來機會。通常我們可以將財務風險定義為此:財務風險指的是企業因為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方式不恰當等原因導致企業無法完成正常支付而導致的風險行為。
(1)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指的是上市公司在某個經濟活動中進行資金投資,由于市場需求的變更而導致收益與預期不符而產生的風險。從投資類型來看,上市公司的投資行為主要有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兩類。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某個股東擁有企業的四分之一股份以上,就可以視為直接投資行為。證券投資又可以分為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兩種類型,股票投資是一種風險共同承擔的投資行為;而債券投資則與被投資的企業內部財務活動不存在直接關系,企業只需要收取固定利息,或者需要承擔投資人無力償還的后果,如果發生這種現象則投入資金的企業需承擔無法回本的風險。投資風險細分來看,可以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道德風險以及違約風險等多種風險行為。
(2)經營風險。經營風險又稱之為營業風險,指的是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處于各個經營活動各環節的不確定風險,它們將會造成企業資金調動遲緩或者價值變動的后果。企業內部的采購風險、存貨變現風險以及應收賬款變現風險等都屬于經營風險。經營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市場供應商產生問題而導致的,另外信用條件以及付款方式的變化都可能導致這種風險。
原始憑證及數據的丟失將會為企業財務的運營帶來巨大麻煩,有些上市公司還存在著原始數據填寫不規范或者被肆意篡改的行為。具體表現為填寫內容與實際收支狀況嚴重不符、關鍵數據漏泄憑證以及使用過期憑證報銷等行為。這些行為都會導致會計在審核時出現假賬和壞賬的出現,這樣應該出現的賬目沒有掛在賬目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預期經費的超支,給企業帶來了額外的損失,這種行為歸根結底是因為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夠以及財務工作人員工作不認真導致的。
很多上市公司存在資產負債率偏高、對銀行貸款依賴性很大,無明確負債率的目標等問題。部分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0%以上,償債能力較弱,特別是短期債務比重過高,負債結構不合理,更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在短期債務較大多情況下,企業為了信用和聲譽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規劃短期債務的償還和取得問題,也不得不承擔較大的資金成本。企業管理人員將大量的精力用在頻繁的小額融資上,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也造成了企業人力資源的浪費。流動比率較高一定程度保障了企業的安全,因為流動性不足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保持較高的流動性是以犧牲一定程度的收益為代價的。所以,上市公司應綜合考慮調整優化資本結構,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同時,達到效益最大化。
當前我國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一般都會由公司內部的某個部門來實行監督的工作,而不是采用更合理的第三方監督,這樣非常容易導致在整個監督的環節中財務部門自己監督自己的可笑局面,進一步來說,企業內部也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資金風險預警系統,這個系統應該包括的是真實有效的財務經營信息,需要企業建立相應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當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公司由于監督不夠健全以及管理松散的原因,并不能及時的找到出問題的環節,這樣又一定程度的造成了監督力度的降低,為企業帶來惡果。
企業在招聘相關工作人員的時候除了要求業務能力過硬外,職業操守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部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人是財務管理活動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將發生的問題抑制。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人才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抓緊先關業務知識的培養,另一方面還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道德建設,要在人員內部培養起廉潔奉公、務實工作的態度,同時還可以輔以相對應的激勵制度,這樣可以極大程度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上市公司更應該培養財務人員的各項素質,這里面不僅包括專業素質,還包括道德素質的提高,防止他們發生以權謀私的行為,讓他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精準的進行各項數據的登記和審核,避免由于疏忽給公司帶來損失。此外,還應該培養財務工作人員一些相關市場知識,讓他們可以對市場進行簡單的分析,從而能夠應對日漸復雜的財務內容,這些知識可以包括計算機知識、自動化管理知識以及其他類型的知識。
上市公司應該具備完善的監督機制,以此對財務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和制約,并規范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的行為。可以這樣說,完善的制度是一個上市公司能夠健康長久發展的首要前提,在公司內形成一套科學的監督機制,權責明確,便于公司處理內部各種關系。在制定監督制度的時候應該充分結合自身公司的現狀,并且吸收其他企業相關管理經驗,制定完善的監督機制。
造成許多上市公司賬務不夠準確的原因是因為原始憑證的失真,公司相關部門在處理這類情況的時候多采用的是“事后監督”,但是已經為時已晚,所以我們建議企業可以將監督介入到日常的財務憑證制作的過程中,這樣可以在過程中避免將不符合規定的憑證入賬,一方面來說,可以降低企業追根究源的難度,另一方面來說,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由于原始憑證缺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1]許學丹.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的研究[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12):20-21.
[2]鄭茂.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及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13(10):38-42.
[3]趙帥帥.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措施[J].中國證券期貨,2013,(08):13-14.
[4]張曾蓮.企業財務風險管理,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