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鳳
公立醫院實施全面成本核算,使得傳統的成本核算工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不僅對各部門、科室的成本情況進行核算,也對各個醫療項目的成本消耗情況進行了統計與分析,這使得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方式更加詳細,并通過相應的分配方式,形成各個科室的作業成本,這使得公立醫院的成本分配更加精確,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高新技術為醫療服務與醫療項目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契機,但是這也促使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費用在不斷地增加。公立醫院實施全面成本核算,利用統一的成本核算手段與方法,才能夠更加科學、準確的統計出相應的醫療項目的服務成本,從而計算出該醫療項目的社會平均成本,最終確定相應的醫療服務價格,使之更加合理、準確。
長久以來,公立醫院都采取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實行差額預算制,每年可以享受一定的財政經費補助,還可以向上申請一定的專項撥款,因此,公立醫院在運營經費上沒有什么壓力,所以對其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工作人員參與全成本核算的積極性不強,得不到相關醫護人員的理解與支持,甚至對其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許多數據的歸集與整理存在困難,家底情況摸不清楚,嚴重影響了公立醫院的發展進程,降低了公立醫院的管理效率。
現行的公立醫院財會制度中雖然提出了成本核算理念,但也只是原則性的簡單要求,大多數公立醫院開展的全成本核算工作還不夠完善,核算對象僅僅是對固定資產折舊與一些消耗材料進行統計,對相應的輔助費用及管理費用的分攤還不夠準確,同時,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功能也不夠完善,數據采集與傳送效果不理想,許多數據還需要人工傳送,這使得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數據共享效果較差,嚴重影響了數據的收集、傳送及分析效率,最終影響了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效率及其準確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范圍不盡相同,核算項目包含的明細也不大一致,部分醫院實行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將臨床提供的直接材料耗費作為醫療項目成本及科室成本直接計入到成本耗費中,而將相關的行政及后勤費用計入到管理費用中;部分醫院將臨床發生的醫輔科室的直接成本耗料及相關的行政后勤為其服務時發生的各項間接服務費用都計入到成本中;也有一些醫院根據自身的需求來確定其全成本核算的范圍。至今為止,一些醫療項目的相關費用發生后是否計入到成本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各個醫院的核算范圍不盡相同,這也使得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不一,不利于醫院之間進行比較。
公立醫院在其發展過程中,往往較為重視醫療技術的進步,對其財會人員的素質培養顯得不夠重視,部分全成本核算的工作由其他財會人員兼任,執行全成本核算工作以來,也沒有對其進行專業培訓,這就導致其全成本核算人員綜合素質不足,專業技術不強,工作效率底下,成本核算手法有所欠缺,很難有效的完成全成本核算工作,全成本核算工作在公立醫院內部進展緩慢,其核算結果很難滿足公立醫院的實際需求,甚至導致一些全成本核算數據不夠準確,影響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也要轉變原有的管理模式,利用更加符合市場化的管理手段,在醫院內部積極推行全成本核算制度。醫院要組織全體醫護人員學習全成本核算理念,確保全成本核算制度能都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全成本核算氛圍,確保全體醫護人員能夠積極配合全成本核算的管理與要求,保障全成本核算工作能夠在公立醫院內部有序開展,從而提升其核算效率與準確性,為公立醫院節約成本,提升效益,做好數據基礎。
為了確保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執行,公立醫院要建立健全全成本核算制度,細化全成本核算原則與工作方法,并設置具體的成本核算工作實施流程,在公立醫院內部設置專門的財務人員負責全成本核算工作,并明確該崗位的職責與權限,同時也要對相應的核算項目設立成本核算責任人,為成本核算工作做好組織準備。另外,也要對公立醫院的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統進行升級與改造,使其能夠更加適應公立醫院的發展,確保成本核算數據的采集、歸類、傳送、匯總、分析都能通過該信息系統來執行,有效降低公立醫院的信息傳遞時間,提升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時效性,并提升其工作的準確性。
公立醫院實施全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是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負擔,因此,公立醫院要做好成本費用的分攤工作。要在準確反映各個醫療項目的成本耗費的基礎上,對相關的行政后勤等服務費用進行有效的劃分,爭取從最大程度上降低全成本核算的負面效應。公立醫院可以采取誰發生誰承擔、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對各項費用進行劃分,同時,對公立醫院期間內的水、電、公用房屋等資源費用進行劃分時,可以根據科室人數及床位數分攤,這樣會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另外,對管理費用的分攤,也可以采取這種按科室人數或床位的狀況進行劃分,同時也可以考慮一下各科室的收益狀況,采取創收高者多分攤的原則,確保成本費用的分攤工作更加科學、準確。
公立醫院要注重對其財會人員的培養,設立專人負責醫院內部的全成本核算工作,同時,也要聘請專家對現有的財會人員及全成本核算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操作能力,確保其全成本核算工作能夠有序進行,有效提升全成本核算工作效率與其數據結果的準確性。另外,公立醫院也可以聘請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執行相對較為復雜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也可以對現有的工作人員加以指導,從而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提高全成本核算質量。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加強全成本核算工作,既是新醫改的要求,又是醫院降低醫療成本、減少患者負擔的最佳途徑。公立醫院要不斷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完善全成本核算制度,不斷降低其運營成本,有效提升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1]金海燕.淺析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問題與控制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9):280.
[2]董飚,何壽倫,劉青梅,孫靖.新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成本控制[J].中國總會計師,2014,(11):107-108.
[3]王文鳳.“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成本核算系統的建立與完善[J].當代會計,2014,(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