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蕾
最近一些年我國不斷爆出上市公司財務信息造假的丑聞,然而這些丑聞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出現了治理機制失靈。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我國前后發布了許多規范的操作指引,這些規范也是為了使我國的內控問題有效控制,再上一個新臺階。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陜西省上市公司在滬深兩市A股上市的共有44家,從行業分布來看,陜西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這些上市公司中有24家在深交所上市,另外的20家在滬交所上市。從2011年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來看,陜西省44家上市公司中僅僅只有7家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中披露了自我評價報告,這個數字對于基數來說顯得如此渺小。截止2015年,陜西省上市公司中有39家公司在自我評價報告中進行了披露,只有5家沒有披露。本文針對陜西省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進行描述性統計如下:
1.關于是否進行了內部控制披露及自我評價情況的統計。陜西省上市公司在自我評價報告中的披露數量從2011年后開始有所提高,截止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的24家公司以及在滬交所上市的20家公司中在自我評價報告中完整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都在朝著一個上升的趨勢發展,2012年共有2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披露,到2015年已經有39家上市公司,并且在出具的自我評價報告的結論中,所有的自我評價都是有效的。到2016年44家上市公司都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在審計報告中出具了自我評價報告。自此,陜西省上市公司自我評價報告的出具率達到了100%。
2.關于陜西省上市公司是否詳細、全面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統計。我國頒布的《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進行了詳細的規范,該內容指出上市公司在出具自我評價報告時需要有完整的,規范的格式和內容,在審計報告中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也要對自我評價報告中內容的真實性有一個具體的申明,對自我評價報告的格式,內容和范圍以及涉及事件嚴重性的頻率和程度也要予以披露。陜西省有些上市公司對于自我評價報告也僅僅是給出了一些堂而皇之的官方語言,并沒有從實質性的方面去描述和解決。如今,陜西省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內部監督管理部門,旨在公司發展和運營過程中給與高度的關注和監督,盡可能的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3.陜西省上市公司關于內部控制披露中是否有注冊會計師評價情況的統計。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需要對風險評估、信息與溝通和控制活動方面進行完整的,真實的評估。從具體的分類來看,深市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鑒證報告比滬市的鑒證報告要多。單從數量上看似乎是增長了,但是由于滬市的影響,使得整體還是相差甚遠。研究統計發現注冊會計師對于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標準的選取也有著明顯的區別,有的是以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為標準,另外一部分則是以《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為標準,所以出具的審計報告比較混亂,可比性也降低了。
4.陜西省上市公司關于內部控制實質性信息披露的統計。作為報告的使用者更多關心的是:通過查看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以及公司的自我評價報告中能否判斷出該公司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以及該上市公司應該給與的具體解決措施和辦法,報告的使用者并不想看到簡單的信息,注冊會計師和上市公司都應該考慮到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上市公司未強制披露自我評價報告的情況下,在調查每個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中發現對專項治理整改滬市的上市公司相關信息披露不盡如人意,做到了面面俱到但是卻忽略了詳盡的闡述,部分細節甚至只有寥寥數語。
通過對陜西省44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狀況的研究發現,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在被實施強制性后,通過在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實施也都是可觀的。總的來說深市上市公司比滬市上市公司做得好,但兩市距離標準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基本規范也相差甚遠。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內部控制評價依據缺乏統一性。雖然我國市場經濟起步比較晚,但是在其他因素的推動下,我國的經濟市場為了適應資本市場也發展的越來越快。為了更好的為信息使用者服務,我們也在探索兩全的辦法,很多相關部門推出了相關條例,規范,這些規章制度相互聯系也各有各的不同。很多時候就有同一個公司可能同時適用不止一個內部控制規范,這種情形使得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依據缺少統一性。
2.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外部監管不力。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中中小股東偏多,他們大多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對數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比較薄弱的投資者,他們在公司召開股東大會時候并不會參與,他們對于上市公司具體的執行情況也不會關心,所以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所披露的信息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由此上市公司就缺少了一大部分人員的有效監督。最終導致了上市公司缺乏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動力,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速度緩慢。
1.鼓勵上市公司積極自愿的披露。當今社會,自愿性的積極程度上升之后一些管理水平較高,以及社會責任感較強的企業它們會自愿加入其中,并為小一些的公司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我們政府應該對于自愿披露且全面的公司給與獎勵,讓那些披露不完整的公司給與處罰,以提高各個上市公司的積極性。為陜西省的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加強監管力度。從內外部監督兩個角度來看,陜西省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及完善需要政府和我們的法律法規共同完成,證監會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文件及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文件的格式規范性,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具體的操作。例如,發現重大缺陷是如何披露,重大缺陷的原因以及相關解決辦法。明確內部人員工作內容的具體事項。陜西省的監管部門應該加大違規成本,并且獎勵內控信息完整的真實的企業,那么上市公司在進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時也將有所思考。
3.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水平。注冊會計師要在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審核并且出具具有真實性及可靠性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這種方式是上市公司面對社會監督的一種有效途徑。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陜西省有關部門要對陜西省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技能定期進行培訓,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和道德水準。在當今社會,培養注冊會計師的外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培養良好職業道德操守的必經之路。只有這樣,陜西省上市公司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所保證,才能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1]李少軒,張瑞麗.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一基于滬、深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
[2]宋紹清,張俠.關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