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香港浸會大學兩名學生日前因反對普通話考試、“占領”校內語文中心被校方暫時停學。浸大學生會26日發起校內游行,聲援兩名學生,稱停學決定“程序不公”。但也有浸大教職員近日發起網上聯署,要求校方嚴肅處理相關學生,逾萬人簽名支持。浸大校長錢大康26日表示,將涉事學生暫時停學的紀律行動,是清楚根據《學生紀律處理程序》作出,不存在程序不公。自己作為校長,一切決定都是基于對同學的關懷和愛護。
香港“頭條日報”網站26日報道,游行人士當天下午遞交請愿信后散場。被停學的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稱,有逾200人參與,除了浸大學生,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學生會也有人到場聲援。他還要求校方在下周三(31日)前作出回復,否則不排除會有進一步行動。
不過,在浸大學生集會前夕,香港團體“珍惜群組”十多人26日到浸大學生宿舍附近向校方遞交公開信,支持嚴肅處理涉事學生,要求將其“踢出校”。該組織召集人說,學習普通話是大勢所趨,學生是因為自己“成績不好”反對普通話考試。香港《明報》26日發表社評認為,校方從學生紀律角度按照機制處理,是最恰當做法,各方不應上綱上線,將事件政治化,更要警惕各式謬論,不能習非成是。▲
環球時報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