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孝忠+潘林青+葉婧
近幾年來,我國“小粉紅”(網絡愛國青年)和“小青馬”(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群體蓬勃興起,他們“膚白貌美三觀正,愛國也要‘萌萌噠”,以年輕人特有的方式把黨和國家榮譽與自己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線上線下、網內網外弘揚正能量的生力軍。
外表“萌萌噠”,愛國“杠杠滴”
山東一所高校大三學生小高今年21歲,是一名典型的90后萌妹子,雖然長得“萌萌噠”,愛國立場卻是“杠杠滴”。
“在網上,一看到有人發表不實言論損害黨和國家形象,我就發帖‘懟他們。”這話剛說完,小高話風就變了,再次開啟“萌妹子”模式,“我這是‘膚白貌美三觀正,求表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12月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17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2016年引人矚目的現象是“小粉紅”群體崛起,他們顯示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現有體制的捍衛,敢于在公開場合和互聯網上表達愛黨愛國情感。
與“小粉紅”一樣有著愛黨愛國情懷的,還有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被簡稱為“小青馬”。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博士生彭志飛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這一群體的研究者。
從2016年12月開始,彭志飛陸續在微博上發表了《90后,馬克思為什么“棒棒噠”?》等文章,用“萌萌噠”語言向年輕一代介紹馬克思主義,閱讀量高達上千萬次。
山東德州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大四學生趙子蘊也是一名“小青馬”。她經常用網絡語言、動漫、短視頻、表情包等年輕人易于接受的“萌萌噠”方式,在微信、微博、教室等線上線下多個平臺,向同學們宣講黨的理論知識和現實成就,受到同學們歡迎。
“每次宣講完,同學們的掌聲都會熱烈響起來。時間長了,許多同學覺得‘小青馬的身份很酷,很想成為我們中的一分子。”趙子蘊說。
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網絡輿論處處長吳德祖說,“小粉紅”“小青馬”的政治態度基本一致,人群構成重合較大;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小粉紅”群體大多在互聯網上,而“小青馬”群體大多在現實生活中。
“雖然全國‘小粉紅‘小青馬沒有一個確切統計數字,但這兩個群體日漸發展壯大是不爭的事實。”吳德祖說,以“小青馬”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約有200萬名,且數量呈快速增長態勢。
咱們“種花家”,
一點兒不比別人差
江西女孩胡敏敏是一名“小粉紅”,最近在追一部叫做《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動畫片。看到感人之處,胡敏敏經常哭得“稀里嘩啦”。
這部動畫片將新中國成立前后國內外軍事、外交等重大事件,用諧音、動畫等“萌萌噠”敘事方式展現出來,宣揚愛黨愛國正能量。主人公為“兔子”(“同志”的諧音),中國被稱為“種花家”(“中華家”諧音)。
在國內最大的年輕人娛樂視頻網站之一嗶哩嗶哩,《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四季及番外篇的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7700萬,其中很多觀眾都是“小粉紅”“小青馬”。
除了《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小青馬”彭志飛還非常喜歡一首叫做《TG有點甜》的歌曲,它改編自年輕人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有點甜》。《TG有點甜》的歌詞這樣寫道:“你用行動昭示著,也用理想指引著,建設我們社會主義祖國……”
“英文T和G,像不像我們黨旗上的錘頭和鐮刀?一聽到這首歌,我就覺得熱血澎湃,讓我想起國家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竟然能取得這樣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真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誰要破壞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第一個不答應!”彭志飛說。
不少專家認為,《那年那兔那些事兒》《TG有點甜》等弘揚主旋律的文藝作品受到“小粉紅”“小青馬”追捧,折射出年輕一代“四個自信”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不斷提高、愛黨愛國熱情不斷高漲的景象。
專家認為,“小粉紅”“小青馬”群體在成長過程中,充分享受了改革紅利。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管黨治黨日益強化、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他們對我國發展道路更加認同、更加自豪,所以樂于在網上傳播愛黨愛國正能量。
愛國情感可樸素,
“打開方式”要正確
雖然近年來“小粉紅”“小青馬”群體發展迅速、影響提升,但由于其年紀輕閱歷淺,也面臨一些問題。
比如,“小粉紅”“小青馬”是以90后、00后為主的群體,愛黨愛國的情懷樸素而感性,但他們的知識和閱歷尚不足以分析復雜的政治事件和社會現象,面對熱點事件時的發言和行動易情緒化。
另外,有的“小粉紅”“小青馬”血氣方剛、熱情可嘉,但也容易表現出沖動和偏激。在維護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不能包容思想自由;在警惕敵對勢力政治圖謀的同時,也否定吸納西方優秀思想和經驗的必要性。
不過,在多數黨政干部和專家學者看來,“小粉紅”“小青馬”本質上愛黨愛國、積極向上,在成長過程中有些缺點可以理解,他們仍有很大成長進步空間。社會各界要以包容心態,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以理性辯證的“打開方式”,更好地發揮愛黨愛國正能量。
(摘自《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