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柳益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一面。而筆者認為,人的情感是最直接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一個因素。所以,教師一旦能在教學中正確運用情感教育,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聽課效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
關鍵詞:情感;情感教育;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54
本文是筆者結合自己這幾年在教學中的感悟,淺談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的定義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一味地追求教學成績的高分,十分重視知識點的傳授,對情感因素則缺乏重視。再者,教師并沒有將知識的獲取放在學習者身上,忽視了學生心理的整體作用。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們顯示了教育的世界趨勢:情感教育。一直以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近年來,新課程標準關于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這一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而新課程教學認為,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把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中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所謂的情感教育其實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而不能將它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獨立的教育形式。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2. 情感教育的作用
(1)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情感是打開人心靈的一把金鑰匙。當你的教學水平、人格魅力折服學生之后,學生往往會因喜歡你而連帶地愛上英語這門學科,在濃濃的情感氛圍中,定會收到預想不到的學習效果。然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對自己所教學生的內心世界有一定的了解。教師通過與學生多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英語基礎、學習風格等,教師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和公平民主,對優秀生愛得嚴格,對后進生愛得寬容。
(2)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者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也不例外。
新編的GO FOR IT教材內容取材廣泛,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趣味性強,時代感強,十分貼近當今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探索并體驗其中所蘊涵的情感因素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啟發、引導學生感悟、體驗教材中顯性或隱性的情。再者,教育專家提到教學活動是一種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師生雙方在共同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交流情感。積極的情感交流可以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
(3)情感教育能促進青少年認知素質的發展
認知素質的高低取決于人對于事實關系的主觀反映(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和推理等)與實際情況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對事物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的能力,對概念進行判斷、推理、分析、歸納等方面的思維能力。研究者和理論家指出,“課堂在本質上是一個學生釋放和交流情感的地方。”教師通過情感教育,把課堂上的氛圍調控得輕松、愉快,學生便會不自覺地被培養起良好、融洽的人際關系。這種和睦的、支持性的人際交往關系使學生對于外界的事物都帶有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積極的情感體驗能有效促進青少年認知素質的發展。
(4)情感教育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絕大多數差生不是因為生理缺陷所致,而是外部環境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家庭環境復雜,父母疏于管教,孩子缺乏關懷,導致孩子從小無心學習,自暴自棄;有的家長則是管教過嚴,經常打罵孩子,孩子畏縮拘謹,對學習喪失信心;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導致孩子自私任性,不能吃苦,一旦受到挫折,萎靡不振;有的則是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影響,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如果能厚愛后進生,走進他們的內心,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克服他們的消極情感,就能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哲人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所以,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真摯的肯定性評價一旦得到后進生的認可,他們便會重拾對學習的信心,繼而取得意想不到的進步!
二、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
1. 用平等的師生關系溝通情感
(1)生活中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學習本身就是“學”與“教”結合下的產物,兩者缺一不可,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梁、友誼的橋梁,學生才樂意接近教師,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并愛屋及烏地愛上你所教的這門學科。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要學會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努力關心每一個學生。課上,盡量精講多練,讓更多的學生有發言的機會。在回答時,把難度比較低的問題留給基礎比較差或不敢舉手的學生,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讓他們更多地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喚起他們對教師的愛,進而愛上英語這門學科,最終便能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2)方法上因材施教,注重表揚機制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智力因素和學習能力都存在差異,教師對待每一類學生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嚴于優等生,笑對中等生,善待后進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林肯也曾說過:“一滴蜂蜜比一加侖的膽汁更有用,因為人人都喜歡別人的恭維!”誠然,表揚使人“自尊”,激勵使人“自信”。而擁有“自尊”和“自信”是學生進步和成才的關鍵。因此,表揚在我們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并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對表現好的常用“Very good”“Good job”“Well done”“Excellent”;對表現欠佳的常用“Try it again”“Take it easy”“It doesnt matter”“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這類激勵性的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在不斷進步,從而消除懼怕緊張情緒。endprint
2. 用充分多樣的情感素材滲透情感教育
(1)利用情感素材,精心設計教法
我們初中英語目前使用的是人教版的GO FOR IT這套教材,此教材題材豐富,設計新穎,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并且里面蘊涵了豐富的、積極健康的情感因素。所以,當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把教材中傳遞出的情感和學生激活的情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英語的同時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2)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設計課堂教學
初中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要讓他們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時間內全神貫注,就必須做到課堂內容輕松易懂,直觀易學,環環相扣,生動有趣。所以,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動作表演、卡片、掛圖、實物,隨時隨地取材或根據課文內容創設情境,并盡量多地使用。加入了語音、視頻、圖片的多媒體教學現在正被廣泛地運用著,它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另外,孩子們喜歡帶有競爭機制的游戲活動,教師將游戲活動引進課堂,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訓練聽力以及表達能力,在輕松愉快的同時又鞏固了新知識。并且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增強了集體合作感,凝聚了注意力,也融洽了師生關系。
3. 用愉悅的課堂氛圍和合作學習升華情感教育
(1)營造和諧氛圍,使學生愿學、樂學
孔子在《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孔子看來,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所謂“樂學”就是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在師生心境愉快、情感融洽的情況下,學生學習知識、增長智慧的一種教學方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孩子都有畏懼教師的心理。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表達積極的情感,用甜美的微笑、溫柔的語言、體貼入微的動作,拉近學生與你之間的距離。只有你的親切感才能消除學生對你的隔閡,取得他們對你的信任,也由此對你的課,對于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并且會精神飽滿、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探索中,變“苦學”為“愿學”“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創設合作學習和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會學、善學
英語教學活動是在相互交流、交際中進行的,因此加強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群體精神的重要方式。當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長補短時,他們就會感覺自己是群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自己有價值的感覺。情感總是產生于一定的情境中,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往往對情感的產生起綜合的作用,強化學法指導就是要幫助學生掌握好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的氛圍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動可以參與,觸“境”生情,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情感對教學活動的影響極大,如何將情感教育運用到現實的英語教學中,已經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努力研究的一個方向。作為英語教師,我們首先應該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學,“以情輔教”,使學生懷著快樂的情緒進行學習。再者,作為21世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更應是培養學生情感的藝術家,只有關注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并最終為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城北中學 31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