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雄
摘 要:我國的教育,自古至今對寫字教學都非常重視。當前的課程標準對寫字教學在總體目標、學段目標、實施建議等部分反復強調并對教學與評價標準作了具體的要求和建議。這足以說明寫字教學的重要性,需要我們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寫字教學;加強;做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57
寫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必須大大加強。以下是我在學習中的一點體會,說出來與大家交流。
一、加強寫字教學是落實《課標》精神之所在
為什么要加強寫字教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從三個方面作了說明。第一方面:文字是交際的工具,書寫是最為主要的交際方式之一。寫好字,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漢字進行交際。第二方面:計算機迅速走進家庭,信息技術教育快速發展,寫字教學正在逐漸被忽視。第三方面:書寫是繼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需要。
我以為,第二點和第三點值得我們極大的關注。我們在教語文,學生天天在寫字,但是很多學生筆形走樣,筆順寫錯,結構變形,錯字不斷。《課標》指出:“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寫字教學正在逐漸被忽視。”可謂是一語切中要害,準確指出了寫字的重要原因,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根,寫字,寫好字,用好字,就是繼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傳統。《〈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中明確強調:“寫字的過程不能簡單的被當做為了有效地進行書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過程,同時也是體會和認識民族文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寫字教學特別要注重過程,在寫字過程中感悟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品味它的意蘊美與形體美,從而激發學生愛漢字,愛民族,愛國家的感情。
二、對寫字課教學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寫字課教學,我們該從什么高度去理解,去認識?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文字是交際工具,但就文字來說,不僅僅是工具,它具有更加廣泛,更加深刻的內涵。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首先,《課標》“基本理念”中要求學生“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這是從交際需要出發提出的要求。為了學生將來能熟練的運用寫字來進行交流,適應實際生活,語文教學必須把好寫字這一關,完成教學目標。
其次,大大加強寫字教學,是矯枉過正的需要。寫字教學被忽視已不是一年兩年了,據估計,至少已貽誤了一代甚至兩代人,起始應當是“文化大革命”,而后不光沒有得到足夠的補救,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教育更使其雪上加霜。我們現在語文教師在黑板上寫錯字、寫字筆順不正確已不是偶然現象。由于對寫字教學不同程度的忽視,很多學生不懂筆順,寫字姿勢不正確,錯字、別字更是普遍存在。如果現在不加大力度矯正,有些學生可能受害一生,還有可能導致寫字方面大面積的惡性循環。我們語文教師任務緊迫,任重道遠。
再次,寫好字是必需的,但這還不夠,還要把寫字教學當做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成繼承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任務之一。“寫字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被當做為了有效地進行書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過程,同時也是體會和認識民族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每一個漢字都是這個民族智慧的結晶,都包含著我們祖先對世界、對生活的認識與理解,承載著他們的思想感情。
三、我的幾點做法
今年我教六年級語文。六年級屬于第三學段,這一學段的寫字要求在《課標》“識字與寫字”部分中共有三條,即第二、三、四條。其中,第二條要求:“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第四條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這些要求是建立在第一、第二學段基礎上的。就我現任班級的寫字水平來看,還應把前兩個學段的要求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我的認識與做法如下:
第一,寫字仍用一個田子本,每課的生字連同拼音在田字格本上寫。《課標》沒有明確要求用田字格,是怕“會造成所有教材和教師都要求用田字格”“不利于其他方法的探索和實驗”(《解讀》第111頁),并不是田字格就不能用。其實,寫田字格是練習寫規范字的有效方法。
第二,示范引領,加強指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寫出工整美觀的漢字,還要給學生勤示范,多讓學生練習基本筆畫。盡管我本人熱愛書法,平日寫字極其潦草,但我在黑板上寫字卻從不潦草,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以良好的示范。布置作業時,我不一下子讓學生寫,而是要求先看后想再下筆,做到心中有數,繼而培養一揮而就的習慣。
第三,在寫字課上,按寫字教材要求用方格與橫格本。同時,我還讓學生準備一個抄寫本,是在語文課上練習寫字時用的。《課標》在實施建議部分具體建議中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這是很具體的要求,但問題是如何與講讀課相銜接?我認為,抄寫課本上的詩詞、名言警句,抄寫課文中精彩詞句及片段,既是對課文的加強學習,又是練字的好方法。
第四,要求按筆順規則書寫,注意間架結構,要求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如果說語文教學忽視了寫字教學,那么寫字筆順規則應是忽視最嚴重的內容之一。《課標》只在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中要求按筆順規則書寫。其實,小學三個學段都適用。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基礎環節,常抓不懈。
第五,寫字的速度,《課標》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這給我們靈活掌握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專門寫字課上,我要求學生注重寫字過程,不要求寫快,重點要求寫好,要求在寫字過程中體會和認識民族文化,培養審美能力。生字本上田字格,則要求規范、端正。抄寫本上要求有較快的速度,兼及規范、端正、美觀。
綜上所述,大力加強寫字教學,既是《課標》的要求,更是一個語文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必須一以貫之,常抓不懈。因此,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使學生愛寫字、寫好字、理解字、審美字,以便將來很好地利用書寫進行交流,同時自覺地繼承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 王晶. 小學高年級寫字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3.
[2] 郭樹芳. 中高年級寫字教學五策略[J]. 中國教師, 2013(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