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清+王玉芬
摘 要:課堂監控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小學及教室的課堂教學監控能力整體偏弱,教學觀念未能及時轉變,對課堂教學缺乏反思習慣,在學情監控意識和能力培養上,尤為不足,致使課堂教學整體有效性提升受阻。新形勢下,研究小學課堂教學監控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提升小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小學教育管理者及教師教學管理水平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監控;監控意識;監控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84
課堂教學監控是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時,若能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監控,無疑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一般而言,課堂教學監控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監控以及對自身認知過程的自我反思與控制。
一、小學課堂教學監控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新課改實行至今,已經有10余年。然而,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加速推進,部分小學教師的教學管理觀念仍未能有效轉變。據不完全統計調查數據得知,約有55%的小學教師表示在課堂上“難以接受學生提出的不同觀點”,約65%的小學教師仍持有“教師是教學課堂的權威和主宰”“不允許學生隨意在課堂上發言”等舊的教學管理觀念。教師觀念轉變不及時、不到位,致使其在實施教學監控時,易出現以下偏差和問題。
(一)教師對自身教學缺乏“反思”意識和習慣
“常省常思”是確保教師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有力武器。然而,在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能夠做到自覺反思、自我優化的教師比例仍然有待提升。對自身教學過程的反思,不少教師仍然停留在零星的教學日志記錄階段,未能及時在日常教學活動過后條件反射地進行自我反思,且大多數是為了應對各類檢查而做的教學反思行為。
(二)課堂教學管理未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課堂教學管理主要對象為小學生群體,該群體由于年齡較小,身心發展水平尚未成熟,致使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多動等行為。面對這一特殊的管理對象,一些教師認為實施人文管理的手段行不通,學生無法理解和接收,為此其時常采用“鎮壓”式的課堂管理策略,針對課堂上不遵守課堂紀律、破壞教學秩序的學生,以“訓斥”“公開批評”“罰站”等手段進行處罰。教師的這些行為,不僅未能達到有效教育學生的目的,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出現懼怕或逆反心理,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進而影響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效果。
(三)教師缺乏學情監控意識和能力
在課堂教學管理實踐中,不少教師表示課堂上未能及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教學中主要依賴自己備課時做好的教學設計,一旦教學任務完成之后,即可認為該課教學結束,過程中缺少對學生學習狀況的監控,遇到教學設計外的突發情況,也未能根據實際進行有效調整和控制。
二、提高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監控能力的策略探析
針對現階段小學教師存在的課堂教學監控能力不足的情況,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學校應當對此加以重視,并采取相對應的解決措施,著力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和水平。以下,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樹立小學教師課堂監控意識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要想進一步提升和強化小學教學課堂監控能力,則首先應當激發和培養其課堂監控意識。一方面,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學校要積極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通過開展新觀念、新思想相關的培訓、講座、聽課等活動,帶領教師走出校園,去學習和接受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的熏陶和教育,進而幫助教師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促使其樹立起自覺主動監控課堂的意識。一旦教師形成新的教學觀念,其教學反饋意識也會相應增強,以此才能使教師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二)提升小學教師的學情監控能力
能力的獲得基礎在于技能訓練。要培養和提升小學教師監控學情的能力,則應當進一步強化對其課堂教學監控技能的訓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教師課堂教學監控技能的訓練和培養長期未得到關注和重視,也未列入教師教學常規訓練計劃之中。對此,廣大小學教育管理者與教師自身都應當對課堂教學監控技能培養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并以此作為重要手段,來不斷提升教師的課堂監控能力。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應當加強對小學課堂教學監控技能培養體系的研究,不斷摸索和開發出新的且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監控技術,以此為教師提升課堂監控能力提供支撐。
(三)創新教研模式,構建常態化的小學教學監控課堂
過去,公開課是眾多小學開展教師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然而,受多方因素影響,近年來小學公開課的表演痕跡越來越明顯,課堂教學形式化、表面化問題突出,內容華而不實,公開課氛圍浮夸、虛假之風盛行。實施課堂教學監控的主要目的,正是在于對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變量進行調節和控制。對此,學??煞e極組織教師觀看國內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公開課教學視頻,學習和借鑒優秀教師的做法,同時也讓其觀看自己的教學視頻,通過對比和比較,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通過積極反思,來找尋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監控方法。
三、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小學生這一特殊的教學管理對象,教師自身應當注重并不斷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和水平,及時轉變自身教學管理觀念,進一步強化自身課堂教學監控意識和能力。與此同時,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也應當積極創設有利條件,摸索和開發出有效的課堂教學監控技術,并通過組織教師培訓等途徑,共同為教師提升課堂監控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李運華.農村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實證研究:以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16-19.
[2] 王鑫.初中教師教學效能感、教學動機以及教學監控能力的特征與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