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恩巴雅爾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中專物理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中專物理與初中物理學科比較而言主要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能。但是,在培養學生技能方面,盡管取得一些成效,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制約著學生技能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專物理教學現狀:學生基礎薄弱、教師專業水平不夠,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拓展物理實驗,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多種教學模式并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巧妙利用實驗,有效開展概念教學等進行淺析,以此來滿足社會對人才發展的不同需要。
關鍵詞:中專物理 有效教學 課堂 心得
物理學主要研究的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們的性質與物理現象、運動規律等。物理學還研究物質的內部結構,在不同層次上認識物質的各種組成部分以及其相互作用。可以說,物理是探討“萬物之理的”的學科。因此,學好物理知識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本人結合實踐教學總結以下幾點認識。
一、中專物理教學現狀:學生基礎薄弱、教師專業水平不夠
在中專物理學習中,需要扎實物理概念、定理、結論等,要對物理實驗現象進行細致觀察、分析和總結,真正理解透其中的物理原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目前的物理教學現狀是:首先,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薄弱,相對于普通高中學生來說,中專學生基礎差,對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點不能理解透徹,再加上有些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不高,自信心不強。很多中專學生在學習一技之長的既定觀念影響下,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學好物理學科的意識,自控能力不強,自主性不強。其次,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夠,對物理學科沒有建立正確認識,導致其忽視了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不及時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很少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乏味,吸引力自然不足。因此,也就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他們在課堂上開小差、睡覺、逃課等,使一些中專生虛度時光。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拓展物理實驗,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很多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把握不好,有時候會因為幾個難點不理解導致學習積極性低,如果能有效突破這些難點,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傳統的物理實驗尤其是微觀實驗是很難實現的,為教學的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傳統教學通常是結合書中插圖講解實驗,學生不能形成具體的意識,不易觀察物理現象的產生,物理事實難以捕捉,這會導致教學難點不容易突破。針對這種情況,在開展物理實驗時,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多媒體演示能超越傳統物理實驗的局限性,教學難點也能輕松突破。例如,在探討“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內容時,能否解釋好這一難點是本節課的關鍵。運用多媒體加以顯示,學生便能很快得出結論:絕大多數α粒子通過金箔后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會發生偏移,極少數偏角超過90°甚至“反彈”。借助動畫演示實驗,既生動自然,又很順利地突破實驗的難點,更利于學生掌握消化。
三、多種教學模式并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中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技能為主的,中專教育教學的宗旨是為就業單位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應用型人才。由于生源結構改變,使得中專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弱等問題,如果不及時引導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會使物理教學陷入困境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僵化,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不大,甚至還會引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種問題,作為物理教師,要及時調整策略,比如,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采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建立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等。師生互動教學更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更利于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研究興趣,更利于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等能力。
四、巧妙利用實驗,有效開展概念教學
《物理》作為中專學校工科生的必修課程,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中存在有重要意義。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借助實驗展示相關的物理現象和過程,而且創設的情境愈新穎生動,就越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時,很多學生對“物理做圓周運動必然存在向心力,失去向心力物體將做離心運動”的理解不透徹,因此也就很難正確加以運用。為此,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方案:每兩人一組手拉手,一個人站在原地旋轉,另一個人則要在他的帶動下圍繞他做圓周運動。
師:問學生感受
生:感受到了拉力,且拉力的方向指向原地旋轉的學生。
師:指導學生重復以上表演,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請原地的學生松開轉動學生的手,做圓周運動的學生不再做圓周運動而是向某一方向跑去,做離心運動。
簡單實驗過后,很多學生則能夠深刻理解這一概念。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讓一些物理知識變得更趣味性、群眾知識性和科學性等。這樣也能很好地鞏固課堂實驗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
教學實踐證明中專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重視加強教學的實踐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學好物理知識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凡是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盡量讓他們去操作;不僅如此,還可以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等引入到生活之中,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操作。既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的能力,又能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使教學達到事倍功半之效果。
參考文獻:
[1]溫智敏.互動式教學法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職業教育,2014,(14).
[2]吳海燕.學習物理障礙的成因分析及教學對策優先出版[J].教育教學論壇,2012,(22).
[3]王培華.淺析多媒體技術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4,(06).
[4]王曉斌.中專物理電學教學中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08).
[5]李冬萍,洪波,欒小寧.發掘基礎物理實驗的創新空間[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10).
[6]王志剛.中專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歸納與演繹推理能力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5,(05).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民族藝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