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116034)
從中國傳統繪畫中提取養分,吸收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之美,把中國傳統繪畫理念與油畫理念相結合,賦予油畫新的藝術樣貌和東方哲理性精神理念,成為中西方繪畫結合的探索之路。林風眠、劉海粟以及吳冠中等藝術先輩們都曾經探索過,也為我們當今的油畫中國化創作提供了最直接的參考和經驗。當下我們應該如何創新和探索?
中國傳統文人畫提倡寫意,意即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所追求的最基本的審美理念。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深刻的影響了中國人的審美,古人認為宇宙是有機、統一、富有生命力的整體。沒有獨立于宇宙之外的人的主體,也沒有隔離于人之外的宇宙世界,宇宙的運轉是與人的生命運動息息相關,這種物我唯一、天人合一的主客體相交融的宇宙本源論直接影響了中國藝術理念。人對自然的觀照是一種包括自我亦在其中的觀照,而不可能是置身宇宙之外的某一點上認識世界,對自然的把握也無不打上人的心印。所以反映在繪畫上則不像西方傳統寫實主義認為的“藝術是客觀世界的模仿”,而是更重視人的內心世界的表達,對宇宙事物本質的發掘,繪畫作品是畫家主體與大自然真諦相融合的結果。所謂“以形寫神”、所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寫胸中逸氣耳”、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人物內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現物態的內涵和神韻,表現山川河流意境的“氣韻生動”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的最高標準,是中國千年繪畫的孜孜以求。
中國傳統文人畫極其重視筆墨的表現,早在南北朝時代,南朝畫家陸探微、張僧繇便把中國書法的筆法引進繪畫當中,使得線條更為圓轉,賦予變化和神韻之彩;唐張彥遠《古代名畫錄》中提出“書畫同源”的創作理念;趙孟頫也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并加以實踐。書法注重氣勢之美、意態之美、韻律之美,可說是真正的抽象派藝術。中國繪畫是充分吸收書法藝術這種抽象手段,從而,中國畫本身帶上了強烈的書法趣味,國畫的線條、墨韻,處處都透露著抽象之美,它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也就是說即使離開了物象,單獨地欣賞一筆一劃、一點一塊,都使人怡然有得、心醉神迷。這點正與西方現代形式主義美學家的觀點相同。弗萊認為,形式是繪畫藝術最本質的東西,由線條和色彩的排列構成的形式,把“秩序”和“多樣性”融為一體,使人產生出一種獨特的愉快。這種愉快感受不同于再現性內容引起的感情,后者會很快消失,而形式引起的愉快感受卻永遠不會消失和減弱。
美學家克萊夫-貝爾認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把藝術作品的“意味、意蘊”放在重要的理論層面。而中國畫筆墨的講究和隱含其中的哲理都契合了這種觀點。中國繪畫對線條的表現和追求遠比西方繪畫要嚴謹、豐富和成熟,并賦予更多的形而上的精神理念。中國繪畫自古提倡“骨法用筆”,“骨法”最早是相學的概念,后來引申成為表現人物身份和氣質的用語。魏、晉的人物品藻,常用的就是“骨”、“風骨”一類評語來比喻人內在性格的剛直、果斷及其外在表現等。謝赫使用“骨法”于繪畫當中則已轉向比喻用筆的骨力、力量之美了,但也蘊含著對人物性格和情操的比擬,通過用筆的力度來顯示人物精神和風骨,這當然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之美。中國繪畫當中的筆墨精神包括筆的運轉走勢、輕重急緩、用筆的力度,以及墨的枯與潤、濃與淡、在紙上的暈化、痕跡,都極具講究和意味。筆法與墨跡在上暈化穿行相得益彰,不僅給人以美的形式感締造,反映出創作主體的精神世界、審美理想、人格情操。中國文人繪畫重視筆墨的表現手法,也是西方現代表現主義繪畫所提倡的回歸繪畫的本體語言,注視繪畫性。
“有意味的形式”是藝術的一個不以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的永恒的美的特征,可以為不同時期、不同文化的觀賞者所識別和喜愛。所以,當代油畫創作者應當從古人賦予筆墨的深層蘊意中獲取創作的新思維,把運行筆墨的精神境界同油畫的特質相結合,探索更具東方色彩、多元化、多層次的繪畫語境。
畫家洪凌這些年一直致力于油畫中西結合語言方面的探索,創作出具有東方精神意蘊的山水油畫。他把屬于傳統國畫的潑墨、破墨、皴、擦、點、染等技法與筆法運用于油彩之間。油畫家曹吉岡在探索中國傳統山水與西方繪畫的表現手法相結合的過程中,將西方古老的坦培拉技法引入這種創新之境。
意境指的是一種隱喻于畫內或孕育于畫外的更深層次的精神空間,中國傳統繪畫提倡知白守黑、計白當黑,提倡畫外之畫,境外之境的表現;清笪重光在《畫筌》中提出:”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景“。在意境的營造中,自我的隱顯不僅體現著自我對世界的態度,也制約著不同意境的創造。王國維的“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便是這種意境的完美詮釋:“有我之境,以我觀物,顧物皆有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物我唯一、物我兩忘的意境。這種主體與客體的交融轉化,也應該是當下我們引以探討的油畫創作理念。
中國傳統繪畫的空間營造法不同于西方寫實性繪畫的焦點透視法,不受現實物理三維空間理念的局限,而應該是更接近于畫家多維的心理時空,創造了一個更廣闊、更深遠、更自由的空間形式。畫家在創作時,依照畫面的構圖需要,隨心隨性安排畫面的空間布局,靈活多變。這與西方現代表現性繪畫創作理念雖具有相似點,但所傳達的意境又不同,也成為當代畫家的探索之地。
中國傳統繪畫博大精深,給予我們的油畫創作創新思路的養份不僅僅局限于綜上所述,也不能在這一一例舉,還有待于我們繼續探索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