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10037)
習近平主席兩會期間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鄉村是當代農村發展的重要目標,而鄉村景觀是建設美麗鄉村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可以保護和改善當地的生態資源,還可以帶動當地的旅游業,增加當地的居民的收入,同時能夠宣揚當地的特色文化,建設出各有特色的美麗鄉村。
鄉村相對于城市來說,一般是指以從事農業為主要生活來源、人口較分散的地區。而景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種定義,我們可以從簡單的認知說它就是——某地人造的或者自然存在的可供人觀賞的景色。然后我們將二者的概念結合可以得出鄉村景觀即是——在鄉村地區所特有的、具有田園特征的景色。當然詳細的說我們可以說“鄉村景觀是具有特定景觀行為、形態、內涵和過程的經管類型,是聚落形態由分散的農舍到提供生產和生活服務功能的集鎮所代表的地區,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為特征、人口密度較小、具有明顯田園特征的景觀區域。”
同時,由于鄉村不是具有單一生產功能的人群聚集區,我們可以還根據鄉村活動的不同將鄉村景觀分為鄉村聚落型景觀、鄉村生態性景觀以及鄉村生產性景觀,簡單地說就是村落、自然和農田,它們各自具有不同于城市景觀的鄉村特點。
隨著美麗鄉村目標的提出、鄉村旅游業市場的蓬勃發展,鄉村景觀的建設越來越到各地政府的受到重視。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區域開始通過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景觀來吸引外來游客,像江西婺源、浙江安吉等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目前大部分的鄉村中,鄉村景觀的設計仍然具有很多的問題。
首先由于缺乏合理的規劃與布局,很多地區的景觀都大同小異,這造成了鄉村景觀的同質化,使得當地特色的民俗風情無法得到體現。這也主要是因為設計師對沒有深入了解,忽視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在設計中大肆改動,習慣性的將城市景觀中的元素帶到到鄉村中造成的。這種設計使得建造出的景觀與當地環境格格不入。
其次在建設中,很多地區無視了以保護為主的原則,過多的人工痕跡不僅使生態沒有得到保護,還使當地景觀的特色被破壞。
當然,資金的不充裕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鄉村景觀的建設,這時候選擇“小而精”的設計要比“大而空”設計更為重要。
“美麗鄉村”的概念是在“十一五”期間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最早由浙江省安吉縣開始實施實現。我們所說的建設美麗鄉村其實就是要在打造宜居的生態家園的同時,宣揚農耕文化和展示風土鄉情。
“美麗鄉村”中的“美麗”可以歸納為環境優美、經濟富美、景色優美、民風淳美,從兩方面概括就是實現視覺上的“美觀”和生活上的“美滿”。如何滿足這兩個方面是美麗鄉村發展的關鍵,而鄉村景觀的建設首先滿足的就是視覺上的美觀,其次通過后期成果實現村民生活上的美滿。
經濟的發展是關鍵,因為它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關鍵,是農民幸福重要指標。經濟的發達可以帶動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的日常生活,使村民生活達到富足美滿。而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鄉村景觀的發展能夠充分的利用當地的生態資源吸引外來游客,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要知道現今旅游業是我國經濟發展重要部分,因此鄉村景觀建設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鄉村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未被開發的財富本就是天然的美景,它存在的本身就滿足了我們對視覺美的追求。人工的開發利用很容易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造成本有美景的摧毀。而美麗鄉村建設中對景色優美的要求,更多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合理的利用保護這些原始景色,使人能夠感受最自然的天地美景。
文化是一個區域的象征,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我們對美麗鄉村的建設不僅需要物質層次的滿足,還需要精神層次的建設,因此文化的宣傳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能讓外地居民快速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還能使當地人對自己的文化產生自豪感,這種精神上的充實是任何物質都無法帶來的。
文化有著很多不同的含義,它包括人物、吃食、習俗、服飾、建筑等等很多方面,因此文化的宣傳也有著很多的方式。此外中國國土遼闊,從南到北每個地方的文化都不相同,有著非常明顯的地域特點。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如何彰顯當地的特色是其發展重要的一點。使鄉村景觀成為文化的載體是我們宣傳鄉村文化的一種特有方式,而當我們賦予了鄉村景觀觀賞以外的價值時,它本身也超越了一般的設計。如果我們能在鄉村景觀的設計中就從整體規劃上突出當地的文化,這對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鄉村地區有許多湖泊溪流、森林、植被等尚未開發的自然資源,它們仍保持著最原始的風貌,在日益發展的社會中這些資源的珍貴性彌足可見,這也正是鄉村發展的最大優勢。天然的生態環境使我們在景觀規劃中只需要合理規劃保護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同時,鄉村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然,這是城市無法的比擬的鄉土優勢,它可以讓每個來著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純真。
除卻這些自然資源之外,鄉村中的建筑、農田同樣是很好的景觀資源。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農田只是一種生產性的工具,但它本身隨著季節變化的特點又可以成為很好的鄉村景觀,比如南方漫天遍野的油菜花景和梯田景觀等等。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從人類誕生之日起,鄉村就是我們的文化起源地。盡管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發展,很多地方的鄉土人情都已經被發展磨滅殆盡,但鄉村卻一直是我們保留最完整的地方。當然由于我國國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甚大,南稻北麥的特性也使得農耕文化有著各自的特色。這些特色包括歷史傳統、民俗風情等等,它承載著的是鄉村千百年來的歷史,這種厚重的文化是每一個當地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而在景觀設計中,不同的文化特色可以給設計師不同的切入點,以此打造出代表當地特色的景觀。這樣的設計不僅利用了當地的文化,還能在后期的成果中宣揚當地的文化。沒有文化特色的景觀是單調的,而鄉村豐厚的文化底蘊已經賦予了鄉村景觀極大的優勢。
目前,鄉村地區的大多數資源還處于無人打理無人保護的狀態。雖然我們講求自然的發展,但在現在生態、氣候的變化下,自然發展并不能使資源得到保護。所以一定的人工介入并不全是壞事。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可以更好的保護資源,避免資源浪費。鄉村景觀的設計就是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利用小部分自然景觀進行開發,再通過相應措施對大部分資源進行保護,以此達到很好的資源整合。
自然景觀有著它天然的優勢,它可以讓人感受最原始的自然風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然景觀都是適宜觀賞的,而鄉村景觀的設計可以進一步美化這些自然風貌,彌補它本身的缺陷。
鄉村景觀從地域特色和景觀功能上都能吸引大量的城市游客,它的發展可以帶動當地旅游業的興盛,而如今旅游業對許多地方都是十分重要的。美麗的景色在吸引大量游客后,最直觀的的經濟效益就是當地的人民的人均收入得到了提升。而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農民生活的幸福圓滿是最基本的指標。
許多地方的民風習俗只有當地的人民才熟悉,想要文化傳播必須要通過一定方式進行宣傳。而文化的宣傳需要一定的載體,鄉村景觀的設計使文化與景觀元素結合在了一起,在供人觀賞的同時還能達到文化宣揚的作用,好的鄉村景觀可以讓人對當地的文化印象深刻,也能讓當地居民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在精神層次達到滿足。
鄉村景觀和美麗鄉村建設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的時候就是對美麗鄉村的建設,而對美麗鄉村的建設也需要鄉村景觀的支持。
現在隨著鄉村的發展,鄉村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的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其發展,如何實現環境優美、景色優美、民風淳美的要求,還需要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努力。設計師應深入當地,在了解當地的具體環境和文化特點后再進行設計,這樣才能打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景觀。而建設能突出當地文化特色的東西才是美麗鄉村建設中最有意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