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415000)
桃源縣位于湖南省西北,處于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的過度地帶,境內有山地、平原、丘陵等多種地貌類型,沅水穿境而過,歷史悠久,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桃源木雕是以木材為原料進行雕刻加工的一種工藝形式,是常德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桃源木雕起源比較早,起源目前無從考查,但最早是從戰國墓土文物中可見桃源木雕作品,三國兩晉至宋朝末年,是桃源木雕載繼承本土傳統的基礎上,吸納中原和佛道木雕藝術之精華,不斷創新拓展,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明清兩朝,是桃源木雕工藝與南方木雕和宮廷木雕工藝相融合,創新發展的鼎盛時期。桃源木雕繼承了漢代磚雕藝術精髓,大氣中不失細膩,造型夸張而不空洞,線條簡練而不簡單,構圖本著傳統水墨畫的形式,很少有木雕作品構圖中有“滿盤雕刻”,特別講究留白,貫通了各種雕刻技巧,形成鮮明的地方木雕藝術,體現了桃源工匠們的智慧與藝術修養。
“文創”是文化創意的簡稱,它是指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特色、整合學科知識、利用不同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設計,就是將這種珍貴的傳統民族文化與時尚設計聯通起來的橋梁,以嶄新的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文創產品在于所展現的并不只是文化的本身(物質文化),更包含了文化背后的精神文化,但精神文化總是隱含于無形之中,通過新的產品形式吸引廣大消費者的注意,通過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豐富旅游紀念品市場形式。通過知識產權的形式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
桃源木雕作為桃源地域最為突出的地方藝術之一,是桃源地域風俗習慣、精神文化在藝術作品中的集中體現,是當地開發文創產品重要的源泉。隨著桃花源風景區大力改修,桃花源古鎮驚現,桃源旅游紀念品市場產品越顯匱乏,文創產品開發勢在必行。木雕文創產品的開發彰顯文化要素,是非遺文化與現代產品的結合。
文創產品的根源是文化本身,設計師是把對文化通過知識的知識提煉后運用在產品設計中。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該從本質上了解桃源木雕歷史文化及背后的隱喻地域文化,只有在熟悉文化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開發文創產品。桃源木雕文創產品開發時回歸木雕作品本身給予的美好寓意,吉祥圖案本身,通過符號元素與現代產品結合,體現的不僅僅是物品的功能性與審美性,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的精髓,體現的是一種文化或者是一種故事。桃源木雕文化產品中彰顯的文化要素,應當具有地域特色,推廣消費者了解桃源地域文化。桃源木雕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是將設計師內心活動的物化形式,以物品為依托,展示了設計師的情感,展現了文創產品特殊的文化精髓。
文創產品有別于一般產品,它最大特點在于創新帶給人的“意外感”,這種意外感是基于用戶的心理層面的對產品的反應。 桃源木雕文創產品的設計,要在遵循文化屬性原則、功能使用原則、藝術美學原則、價值觀念原則、體驗設計原則等的基礎上,經過設計師循序漸進、反復重疊等創作而來。傳統的木雕產品以靜的形式存在,功能性與觀賞性相結合存在,桃源木雕文創產品的開發可以嘗試打破“靜態”,與兒童心理結合,創造出具有趣味性的木雕玩具產品,與老年人心理結合,創造出打破寂靜晚年的產品,與年輕人心理解結合,創造出新奇產品,這一類文創產品的開發勢必要與現代聲、光電等形式結合,在材質上打破傳統單一使用木材,開發中運用時尚新穎的產品造型與文創設計相結合,使桃源木雕文創產品既能滿足現代人的使用需求,又能滿足情感需求。
眾所周知,臺灣文創產品發展比較早,法制較為健全,雖然產業規模偏小,但實現的經濟效益巨大,其原因是許多產品走上了品牌化發展道路。在全媒體時代下,桃源木雕文創產品的開發需要省時度勢,需要利用全新的理念塑造桃源木雕文創品牌形象,在若大的文創產品市場中,決定木雕文創產品發展的不僅僅是獨特地域文化,更是其獨特的品牌形象。品牌化進程中,其一,文化傳播與文化營銷要有深度,在宣傳與推廣過程中,相較于切身的經濟利益,更要注重桃源木雕的精髓文化。其二,要關注創意與文化元素的融合,要考慮到木雕產品特征,將不同角度的特征提煉成符號,運用符號視覺化展示桃源木雕所蘊含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其三、品牌化進程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品牌定位的評估和品牌目標、品牌理念的創新與優化。
桃源木雕文創產品的開發涉及專業之多,從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思考,但開發時一定要注意文化性與時代性,必須整合一切可能發展的資源,在研究桃源木雕背后蘊含的文化基礎上,探求桃源木雕文創產品的開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