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 浙江理工大學
藝術風格一詞源于希臘文,在中國的晉代和唐代,“風格” 一詞在我國最早出現當在晉代 , 一般用在文學作品里并且有多種意思。在唐代時才被用在繪畫領域 , 被當成藝術評論用語 用在繪畫作品中, 以此來表示很多不同的藝術特征 。 “風 ”, 可以理解為畫家將內在思想素養與創作個運用到作品中去的生動氣韻與隱性表達 ,如謝赫“六法論”中的氣韻生動講的就是這一點?!案?” 是指藝術家在藝術創作時生成的藝術特點。風格二字的結合形成了多樣化的藝術形式。
作為創作主體的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時首先受社會生活的影響。一方面是家庭環境,社會制度滲透下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響。最后是世界潮流和時代精神的影響。其次藝術家在不同階段心理定勢所包含的各個層次的文化知識、藝術專業知識、藝術創作經驗和創作才能都有不同,這也致使了藝術風格的變化。藝術作為主體精神的表達,氣質,性格,稟賦,藝術趣味才能甚至怪癖都影響著藝術風格的形成。比如家喻戶曉的大師畢加索,他的風格多變,分為很多個時期,每個時期卻都有閃光點。
藝術風格的形成得力于藝術家對題材的選擇。唐代的邊塞詩有一種獨立的藝術風格,主要源于題材的選擇。高適和岑參因為對大漠邊塞風光的描繪而建立自己的風格。再到最愛畫竹的鄭板橋,以及他關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理論,因竹而聲名大噪。藝術風格的形成除了源于藝術作品表達的內涵外,藝術作品的表達方式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如藝術語言,藝術材料,藝術方法等。。比如中國傳統的國畫中的仕女形象在簡潔的線條中展現東方的韻律之美,東方女性的婉約美,傳達出一種神態上的寫生。而巴洛克時期所展現給世人的女性同樣很美,但是確實豐腴的,最重要的是她們是立體的,顏料堆砌的,視覺效果就大不相同。
個人藝術風格是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所傳達出來的一種獨特的美,它是建立在藝術家所受的家庭教育,接觸的社會環境,以及個人性格的影響下,甚至不同時期藝術家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產生感情不同就有不同的靈感迸發?!皞€人藝術風格 ”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方面是藝術家本身的藝術思想 ,另一方面是作品的藝術特征。提到當代藝術,讓人立刻想起了那個“荒唐”的飽受爭議的作品,“小便池”。達達藝術的代表人物馬塞爾·杜尚用一個小便池宣告了當代藝術的到來。在他之前的印象主義。強調視覺效果,光感顏色成為顫動在畫面上的音符,印象主義已經打破了以往的作畫規律,開始走出畫室,尋找更鮮活之美,但是杜尚更大膽,他所傳達出的更多是一種創作藝術的自由理念。他的作品彰顯一種“拿來主義”精神,個人風格十分鮮明。
1.時代風格。藝術風格受時代和民族的影響,在階級社會里,還不可避免地打上階級的烙印。社會主義時期藝術為政治服務的很明顯如1950年左右,在中國的藝術作品一般都是紅色題材,歌頌國家和領導人的偉大。每個時代都有他自己的藝術風格,人們在同一時間段內受到相同的藝術環境的熏陶,極其容易產生相似的審美。比如西方18世紀流行著裝飾意味極強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再比如文化大革命以后在中國興起的政治波普,反叛精神致使這個風格的興起,也對中國的當代藝術添上絢爛的一筆。
2.民族風格。藝術是世界的一定是民族的,而民族的不一定是世界的。因為世界藝術是一個多元的存在,中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世界各個國家更是,而能夠走向世界的必然是獨具特色的民族藝術,民族風格也很鮮明,而小眾的民族藝術只屬于這個民族所有,藝術的接受者也僅存于本民族,所以這類藝術就稱不上世界藝術。比如中國著名的當代藝術家艾未未,他通過獨特的闡述方式形成個人風格的同時也形成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還有京劇,水墨藝術同樣代表我們民族走向了世界。而像湖南同樣是民族特色的湖南花鼓戲,很有民族特色卻沒有走上世界。
3.流派風格。在林木的《中外美術史》中風格流派這章節內容條理清晰,生動形象的從西方的文藝復興三杰講到超現實主義的達利,從東晉“以形寫神”的顧愷之講到揚州畫派的揚州八怪,帶我們走近歷史,汲取知識。每個流派風格迥異。比如文藝復興式超寫實風格如拉斐爾的《草地上的圣母》,巴洛克豪華,金碧輝煌風格,洛可可的精致如布歇的《秋千》。風格派的簡約風格如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圖》只有7個色塊組成,表現主義的裝飾藝術如克里姆特的《吻》。
風格的多樣性是無限的,源自藝術家的各不相同的創作個性,或者是接受者多樣的審美需求。這些都決定了藝術風格產生的多樣化特點,從另一方面來看,藝術風格的多樣化也更多的促進了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風格的一致性表現在同一藝術家的多樣風格,或者不同藝術家之間的風格區別也不能不受到他們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時代,民族,階級的審美需要和藝術發展的制約,風格的多樣化和一致性互相聯系,滲透,呈現出錯綜復雜的現象。而對于前人風格的突破形成獨有的個性才是當下藝術家最該關注的問題。